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观察】2025微短剧爆发:主流媒体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导语:大批广电主流媒体进入微短剧领域,以精品生产打造微短剧品质标杆,推动一批优质作品实现“破圈传播”。

  近年以来,微短剧进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在总局政策扶持和市场调整两轮驱动下,大批广电主流媒体进入微短剧领域,以精品生产打造微短剧品质标杆,推动一批优质作品实现“破圈传播”,并凭借价值引领、融合传播、技术赋能等优势,助力微短剧向精品化、主流化、多元化方向大步迈进。

  节目内容创作:坚持守正创新,走精品化发展道路

  广电主流媒体在微短剧内容创作方面大胆尝试、守正创新,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高质量”嵌入“高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为微短剧树立品质标杆。

  总台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的优势,先后推出《中国神话》《墨韵新生》《狮城山海》兼具文化内涵、技术创新与艺术追求的高品质微短剧,以“两创”探路者和先行者的姿态,树立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标杆。

  此外,各地广电也在微短剧创作的道路上取得亮眼的成绩。北京广电《西城无小事》以政府快速响应群众诉求的治理机制“接诉即办”真实案例为蓝本,以故事形式诠释城市治理理念,播放量超过3.1亿。《我在基层当“诸葛”》系列微短剧系河南广电出品,该剧以轻喜剧形式解构“网格员”“四议两公开”“头雁工程”等基层治理政策,不仅成为基层治理的“影像说明书”,更探索出主流新闻媒体融合宣传的路径,让“有意义”的故事变得更“有意思”。

  丰富创作题材:实施提正减负,推动多元化叙事表达

  在微短剧选题方面,广电主流媒体聚焦现实主义、家国情怀等题材,切实回应时代关切,提正减负、提质增效,走多元化、多样化表达路径。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浙江卫视、有耳文化联合出品抗战题材微短剧《燎原之重回1938》以现代青年视角走进波谲云诡的抗战年代,艺术化展现抗日战争隐蔽战线上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四川广播电视台等广电机构推出的《奇迹》《贝家花园的秘密》《我家后厨通古今》等一大批抗战题材微短剧,用小而美的故事、深沉的情感,让厚重的题材更富有艺术的活力和生命力。

  广电主流媒体积极践行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创作计划。央视频联合行业力量推出“中国非遗微短剧创作季”;浙江卫视、西影传媒等联合打造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以当代青年自我觉醒与返乡创业为主线,创新“微短剧+文旅”融合模式;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围绕文化传承、非遗项目等选题,策划推出《沉香如故》等精品微短剧项目;四川广播电视台整合台内资源,由《麻辣烫》制作团队与四川星空影视传媒共同推进“精品文旅+微短剧计划”。

  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天然具有庞大的观众基础,更易“破圈”传播。济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微短剧《疯狂职界:笑不停办公室》,以“办公室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幽默诙谐的剧情,讲解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障等民生办理流程,寓教于乐,巧妙宣讲数字强省、数字济南建设成果。大庆广播电视台推出现实主义题材微短剧《我是村长吴仁荻》,讲述在外地当包工头的青年吴仁荻,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竞选村长并积极推动家乡发展,以小切口讲述乡村振兴大主题。浙江广电集团推出轻喜微短剧《1818编辑部》,将原本普通的民生新闻事件呈现为微短剧里鲜活的故事,极大地增强了感染力,让人眼前一亮。

  产业生态建设:加快战略布局,构筑协同创新产业生态

  广电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引领作用,加速规模化布局,加快构建协同创新的微短剧产业生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微短剧里看中国”生态合作计划,央视频开设“微短剧里看中国”专题页,展示生态合作精品案例;湖南广电集团不仅成立微创新中心,还积极构建“风芒+大芒+节目带+出海”全链路生态;上海广播电视台启动“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以五大行动构筑产业生态;北京广播电视台集结全台优质创作资源,倾力打造12部微短剧;江苏广电总台发布荔枝微短剧“潮计划”;浙江卫视发起“精品微短剧生态共生计划”。上述举措折射出广电主流媒体正加速推动微短剧行业战略布局,也标志着微短剧正从“流量产品”向主流文化形态的跃迁。

  广电主流媒体紧跟技术前沿,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植入生产全流程,积极以新技术引领新质生产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率先推出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济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海右名士》,利用XR虚拟拍摄技术创建虚拟场景和角色,构建了穿越时空的影像世界。

  传播能力建设:回应时代需求,全面提升传播效能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卫视频道微短剧播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75部微短剧,其中首播剧63部,同比增加52部,环比增加32部。在播出布局上,卫视微短剧播出力度全面加强,有26个卫视频道播出微短剧,频道数量较2024年全年增加116.7%。收视规模增长迅猛,上半年累计收视达16.8亿人次,已接近2024年全年卫视微短剧总人次的2倍。34部微短剧收视人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在CCTV8播出的《狮城山海》以46集的篇幅,创下每集平均收视率1.233%、首播收视人次45504万的佳绩,刷新CVB微短剧收视纪录。与此同时,省级卫视频道的剧场化运营成效显著,品质东方·微剧场、大芒剧场、海豚微剧场、热荔微剧场表现突出。其中,东方卫视的品质东方·微剧场播出14部微短剧,总收视人次达3.1亿,位居微短剧剧场收视人次榜首。

  广电主流媒体积极探索文化出海策略,助推欧美、日韩等地掀起微短剧“中国风”。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非遗类微短剧《釉色伊人》采用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以青花瓷的精美绝伦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苏州广电传媒集团和芒果TV联合推出微短剧《一梦枕星河》,已在新加坡新媒体平台me WATCH、新加坡新传媒8频道全集上线。2024年11月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正式启动“东方智媒城微短剧出海中心”,致力于打造内容、流量俱佳的业内优质作品。可以说,广电主流媒体微短剧成功挺进海外市场,真正实现了“走出去”,有效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开启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责任编辑: 张慧静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