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要警惕一个现象:县级融媒体中心“乱蹭”热点
·县级融媒体中心参与乡村振兴,不要“等、靠、要”
·要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激活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活力
·ChatGPT会对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冲击和颠覆
·2023年媒体行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
2月中旬,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外发布,重点提到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媒体机构如何参与数字化建设、乡村振兴?县级融媒体中心目前发展情况如何?近日,中广互联电话连线到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就一些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
郭全中表示,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媒体机构首先要看懂政策,其次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具备三种能力——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市场资源和机会的鉴别力以及运用合法手段争取资源的能力。
“没有这三种能力,在别人看来满是黄金的机会,你永远看不到、抓不着!”
中广互联:郭老师,您好!对于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内容?
郭全中:实际上“一号文”主要讲的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里面最核心的是“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其次我认为还要关注数字化的发展,文件重点提到了“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等内容。
此外,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也是关注的重点。
中广互联:文件中提到“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建设”,作为主流媒体的“神经末梢”,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着哪些责任呢?
郭全中:按照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提法,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舆论引导、综合服务以及乡村(社区)信息枢纽。
2018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始建设,近几年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客户端打造以及机构挂牌方面有所探索,但整体来说能力还是不足——
首先,内部的机制体制改革远远不到位,内部员工的活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激发。
其次,舆论引导能力偏弱,远远没有达到中央的要求。其中非常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做客户端内容时,热衷于乱蹭国内、国外的热点事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核心工作是服务当地人民群众,如果将蹭热度作为重点工作就会偏离轨道。追根溯源来说就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从业人员、采编人员能力有限,对国家政策的把握不清,蹭不好将来会出大问题的!
此外,服务功能也比较弱,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成为当地城市的服务商、运营商,真正服务好用户。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呢?
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参与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真正理解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扑下身子下沉基层,了解乡村中的人和事,清楚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新机遇。结合这些新机遇,与外部资源对接。包括当地有哪些优势农产品项目、有哪些优秀的旅游景点,将这些资源做拓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发展空间。
县级媒体中心的本质是当地媒体资源的整合,县级融媒体中心不能将自己定位于只做新闻宣传,可以结合此次的一号文找到市场的突破点,比如文件中提到的乡村旅游、数字乡村建设。
要转变观念,不要再“等、靠、要”。比如文件提到“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要看当地是否有农业示范区、是否可以进行资源对接。如果将当地的农业示范区打造成全国样板,自然会得到财政补贴、获得市场认同。
中广互联:据您的观察,目前哪些融媒体中心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可借鉴的地方?
郭全中:目前做得比较好主要就是瑞安市融媒体中心、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以及长兴县融媒体中心。例如,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在原有广电网络基础上打造的“智慧乡村”、拓展的“农村电商”,瑞安市融媒体中心成为了当地政府的综合服务商和运营商……这些地方已经趟出了路子,因为他们都进行了内部的机制体制改革,然后用更好的机制体制去激活内部工作人员的活力,从而进行市场化运作。
中广互联:从新闻可以感知到,近一年来多家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挂牌成立,对此您怎么看?目前面临着哪些问题?
郭全中:此前大家可能对中央、省级以及县级媒体机构关注的比较多,对地市级媒体机构关注的比较少。
2022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
目前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由于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做得比较好,就将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架空了,向上、向下都拿不到资源。
第二个问题就是所有融媒体中心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关于机制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能力的问题。据我了解,目前一些地市级融媒体中心日子过得很难,由于一些新兴媒体冲击,地市级媒体工作人员收入很低,人才流失严重,优秀的人才很难引进,造成工作人员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都很低。
中广互联:近期ChatGPT大热,我注意到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长兴县融媒体中心旗下掌心长兴客户端纷纷官宣接入百度中国版ChatGPT“文心一言”,对此您怎么看?
郭全中:从目前的观察来看,一些平台企业已在资源整合、底层技术平台搭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ChatGPT是通用型人工智能,一定会对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冲击和颠覆。
作为媒体机构,首先就是要在观念和思维上积极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将这些技术与媒体业务更好地对接。ChatGPT最大的应用就是AIGC,通过人工智能生产内容将大幅提升媒体的工作效率。目前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能力长期跟不上,就可以通过AIGC生产大量的内容。另外,ChatGPT还可以成为采编人员的助手,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能力。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哪些技术将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呢?
郭全中:未来一段时间内,ChatGPT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对媒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就是与AR、VR、虚拟数字人、虚拟主播相关的技术,比如元宇宙、区块链。
此外,还有一些短视频技术、数字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短视频化将是大势所趋,媒体如何利用短视频技术去生产更多的短视频内容是当下最迫切的任务。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当地政府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也要应用这项技术。
中广互联: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您如何理解呢?
郭全中:“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本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各种各样的媒体,但核心是互联网媒体,而不是传统的电视、报纸。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就是要求各种各样的媒体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强大的传播体系,所有的媒体形态都要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形态。
中广互联:您觉得,2023年媒体行业可能会发生哪些大的变化呢?
郭全中:对于2023年我觉得是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关键词是“改革深化融合年”,疫情三年后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拼经济、深改革,所以各地一定会深化更多的改革以及推进深度融合。
第二个关键词是“优胜劣汰年”,一些地方媒体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都是在依靠财政拨款。如果不转型,2023年可能就会被淘汰,这是现实问题。
第三个关键词是“新技术尝试年”,在新技术的浪潮下,各地都会在技术上有所尝试和探索,尤其数字化转型方面要重点关注。
中广互联:谢谢您接受采访。
郭全中:谢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