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3大领域20项重点任务!沪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出炉

导语: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市于近期编制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

  在10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相关情况,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当前,数字化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席卷全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去年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上海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一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市于近期编制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优势突出。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上海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全国领先,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数字经济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数字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成效显著(2020年,上海成为首个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建设的国际领先地位)。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推动城市整体迈入数字时代,全面构筑未来城市新形态、战略新优势的关键阶段。在《规划》制订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围绕三项总体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发展。按照“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的要求,立足城市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视角,系统谋划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带动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提升。

  二是抓住三项关键要素,深度激发“数字”动能。围绕数字底座、智能中枢、规治与安全三项要素,统筹发展与安全,系统构建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红利。

  三是突出三大重点领域,加快推动“转型”突破。结合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在经济、生活、治理等三个领域下更大功夫,打造新场景、实现新突破、塑造新格局。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1+4”目标体系。其中,一个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对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还包括四方面16项具体指标:比如,经济领域,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建设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生活领域,打造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1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医院50个;治理领域,“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达到80%,“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35个;底座支撑方面,建成物联感知终端数超过1亿个,开放公共数据规模超过15亿条。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1+3+6”的任务体系。其中,“1”是厚植一个转型基础,完善城市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3”是三化联动推进转型,包括以经济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以生活数字化转型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效能治理。“6”是实施六大工程,包括“数字价值提升、数字技术策源、数字底座赋能、数字规则引领、应用场景共建、转型标杆示范”工程,为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抓好《规划》重点任务贯彻落实

  “十四五”时期,上海市将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有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将主要围绕“四个新”加以推进。

  一是深化数据利用,夯实数字化转型新基础。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完善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合规咨询等市场运营体系。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据要素治理能力,完善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授权机制。提升下一代数字技术攻关能力,聚焦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神经芯片、DNA存储、6G网络等重大前沿领域建立协同攻关机制。推进城市数字底座建设,依托浦东新区和五个新城先行先试城市数字底座建设和运行,支持物体全域标识、时空AI、BIM等技术率先应用推广。构建城市数字底座运营机制,积极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

  二是强化场景牵引,满足数字化转型新需求。围绕企业和市民普遍关心的高频急难问题,全面推进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数字化转型。在实施路径上,坚持“以人为本、场景牵引、急用先行”原则,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整体谋划,绘制中长期场景建设“路线图”,开展应用场景“市民体验评价”。有序推动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做强核心功能类场景、做精社会民生类场景、做优城市治理类场景。探索实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程,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合作关系。

  三是探索未来城市,打造数字化转型新标杆。制定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聚焦主导产业方向,引导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加强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终端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设施功能和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布局5G网络、物联网感知设施等数字新基建。推动数字化转型特色功能区域建设,聚焦张江数字生态园、杨浦“长阳秀带”等区域建设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支持各区创建数字应用标杆示范区,推动临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G60科创走廊、G50数字干线等建设数字长三角实践引领区。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构建数字化转型新生态。完善数字时代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政策体系,研究推进《上海市数据条例》《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条例》综合性立法和若干专项立法。加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制度供给,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探索新型监管机制。完善生活数字化转型的规则规范,加强数字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数字社会权益保护机制。同时,强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优化鼓励政策精准扶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共建,深化国际开放合作共赢,完善数字安全发展环境,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保障。

  总体上看,《规划》对未来五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下一步,上海市将始终坚持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和弦共振”、效率和温度“兼容并蓄”、安全和发展“齐头并进”,通过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多“上海经验”。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