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人工智能终端规模化商用提速,2025年是AI技术探索商业闭环的关键之年

导语:AI手机、AI眼镜、AI电脑、AI汽车等各种终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如果要问科技圈近两年最热的话题是什么,那一定是AI(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进步速度令人惊叹,AI应用的落地速度也一日千里,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崛起,激发了各行各业的应用热情和创新活力。

  站在技术革新的风口上,AI终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AI手机、AI眼镜、AI电脑、AI汽车等各种终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多位业内专家表示,2025年是AI技术探索商业闭环的关键之年,也是AI终端产品快速打开市场的关键之年。

消费电子终端是AI落地关键载体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AI发展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有关表述从“加快”“加强”到“深化”“促进”,再到“开展行动”,一直在持续推进寻找AI规模化商业落地的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消费电子终端凭借端侧入口优势已然站在智能化转型的最前沿,成为AI技术落地应用的关键载体。加快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对发挥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条完备、制造能力强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对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培养新消费增长点具有关键作用。

  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24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营收达8.82万元,占据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半壁江山。同时,消费电子终端在AI技术的驱动下快速向AI终端演进。据初步统计,2024年我国生产的AI手机、AI电脑、AI电视、AI机器人、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过百款。另据多家机构预测,到2027年,80%的电脑、50%的手机、30%的电视都将成为AI终端,同时会有更多创新的产品形态出现。

  与上一代智能终端相比,AI终端实现了新一轮进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AI终端是用户侧承载大模型部署任务的重要载体,具备主动感知理解、多模态交互、智能化服务和自主学习进化等功能,实现从感知、理解、交互、决策到服务全流程的智能升级与自主进化。

  比如,传统的智能手机、电脑只是在既有的产品、应用中引入AI技术,未对终端的底层开发逻辑进行重构。而AI手机和AI电脑,则是将AI作为基础功能与核心构成要素,使之嵌入终端底层的开发逻辑,配合人工智能芯片将性能最大化。换句话说,AI手机和AI电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体,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自主感知,进而自主地进行任务规划、决策和执行。

  基于此,端侧大模型是AI落地应用的核心驱动力。邬贺铨指出,一方面端侧大模型优化AI应用体系,形成“终端感知+边缘推理+云端训练”的协同模式;另一方面精简的端侧大模型嵌入边缘端侧,为终端赋能。AI终端将端侧大模型或智能体嵌入OS,释放UGC创意,增强用户体验,有望激活万亿元规模产业。

人工智能终端标准化刻不容缓

  当前,大模型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发展迅速,终端在感知、认知、学习和执行等能力上的大幅跃升,成为构成人工智能终端的核心要素。然而,业内对AI终端概念尚无统一认识,导致标准缺失。

  “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进一步普及,智能终端之间的协同将更加紧密,形成一个高度集成互联互通的智能生态系统。这不仅将极大地提升用户体验,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小米集团产业标准部总经理周珏嘉表示,“而与此同时,其标准化进程也需加速。统一标准的推进,不仅将确保不同厂商产品间的无缝衔接,还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不过,周珏嘉也指出,AI终端标准化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AI技术的快速迭代,用户认知差距、伦理和社会影响等,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当下,人工智能按照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用户对AI的期望已经超出了一个基础的标准,进而追求更高的有效性、效率、响应速度,安全和隐私及可持续性的要求也是更加苛刻。”联想集团副总裁李伟昌表示。

  在他看来,AI终端变革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三次重大跃迁:从判别式AI的识别判断能力,到生成式AI的内容创造突破,再到当前智能体AI的自主行动进化,必须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加速AI终端产业发展。

  “端侧设备是相对成熟且市场化的行业,但智能终端与大模型的结合推广应用是全球领域的竞争新格局。”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谢信珍建议,“一方面,应积极推进终端智能化分级、安全可控、行业适配等标准化内容的制定,以及对应的行业公共测试平台建设,这有利于终端适配和模型训练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动产业链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行业易使用的API和模型协议日渐成熟,应推动多模态等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政策导向和标准引导机制,鼓励终端产品上下游企业共享数据,加速推动从技术到客户的易用体验。此外,还应通过技术增强和底线管控并举,提升终端产品应用的安全性,利用标准的规范性和牵引性引导产业风险防范。”

业界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终端分级计划

  为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领导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于近日联合启动人工智能终端基准和智能化分级计划,后续将依托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推动各类人工智能终端评价实施,形成行业共识,支撑相关政策落地。据了解,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已于去年年底成立,旨在引导企业加强产业研究、技术创新、标准检测、供需对接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华为、联想、OPPO、小米、理想汽车等终端企业均在工作组中,并愿意发挥各自的力量。

  “联想将全力以赴,从技术创新、终端研发、产业落地、生态建设等维度,为AI终端的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智能终端的开放创新,让AI技术真正掌握在大众手中。”李伟昌说道。

  “小米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AI终端标准的普及,引导消费者对智能终端的认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推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个人设备的深度融合,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助力智能终端产业实现规模化的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周珏嘉说道。

  “AI手机正在成为用户贴身可信的个人助理,让影像体验更自在、信息管理更方便、用机操作更高效、生活服务更专属。”OPPO智能助理部总经理万玉龙表示。他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智能手机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期,但是AI技术正在重塑AI终端产业的生态结构,从底层的算力到上层的大模型技术生态,再到更上层的应用生态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秉持开放友好、脚踏实地的企业家精神,将举公司之力与行业共建共创,开启AI终端新时代。”万玉龙说道。

  “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引入,智能车载终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且直观的交互体验,从而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接口和服务平台。”理想汽车智能空间高级总监李娟表示,“我们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技术研讨交流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搭建产业链上下游高效沟通协作的桥梁,充分发挥自己在车载智能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行业视角提供车端标准化建议,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李娟说道。

  谢信珍指出,AI终端正处于“AI功能化”向“AI原生化”过渡阶段,需要在成本、安全、用户体验间寻找平衡点,智能化分级在牵引性和规范性上价值凸显,产业融合与政策引导是稳健推动AI终端加速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