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做好国际传播?

导语:当前,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着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互相协同、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交织的国际传播新图景,城市国际传播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作者徐静系江苏省太仓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副主任;周琦系太仓市融媒体中心客户端事业部副主任;张忠系太仓市文联主席)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着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互相协同、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交织的国际传播新图景,城市国际传播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一、太仓城市国际传播的特色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往往从认识一座城市开始。城市是国家传播的重要空间节点,是故事的承载者、素材库,也是用地方实践阐释中国道路的有生力量和生动范本。因此,城市国际传播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发挥地方城市特色优势,通过太仓城市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太仓城市形象的国际化营造、国家立场的地方化诠释、文化资源IP的跨文化转化去开展国际传播,有利于海外受众通过对太仓城市的认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利于通过太仓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有利于提升太仓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太仓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有效的对话平台。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人文故事,如何心怀“国之大者”,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寻求“出海之道”,讲好城市故事,展示更加多彩的中国形象?太仓作为江南的一个县级市,开展城市国际传播面临内容建设乏力、运营人才短缺、传播效能较弱等短板和制约因素,但太仓这座史称“皇帝的粮仓”“六国码头”的江南小城从不缺话题故事,缺少的是现代传播气质的表达方式和让世界听见太仓声音的有效传播。太仓目前已集聚500多家德企、60多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德资项目总投资超60亿美元,是中国德资企业集聚度最高、发展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获评中国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全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中国第3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是名副其实的中德合作典范城市、中国“德企之乡”。越来越多的德国人生活、工作在太仓,将这里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曾感慨:“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大多了。”太仓中德合作的成功故事为太仓破局国际传播提供了新切口新机遇。太仓把中德合作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战略,以中德合作特色为切入点,以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城市形象为支点,“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双管齐下,讲好“中德合作”故事、传递“中德合作”声音,让太仓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走出了一条具有太仓特色的“小而精、优而特、新而美”的城市国际传播之路。2023年,在第二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上,太仓作为唯一县级市入选中国城市(区)国际传播案例;2024年,在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上,太仓成功捧得“中国国际传播突出表现(区)县域城市”荣誉,并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参与发起区县国际传播联盟。

二、太仓城市国际传播的逻辑与路径

  (一)内宣与外宣相融合,激起传播涟漪效应

  国际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起内宣外宣联动的融媒传播体系,在立体化传播中实现同频共振。太仓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突破常规离散型的外宣报道模式,统筹内外宣一盘棋传播,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一体的大外宣格局,扩大传播朋友圈,形成同频共振合唱团,使传播内容既能内外兼顾,又能里外开花。

  例如,在太仓市撤县建市三十周年暨对德合作三十周年重大主题报道中,我们坚持本地媒体与上级媒体、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打造融合传播的组合拳,让太仓声音吸引全球目光。本地媒体策划推出“非凡三十年”“六个维度看太仓”“一见三十年·而立再出发”等系列报道,同时积极参与央媒对德合作的外宣报道。新华社通过《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矩阵,整版刊发《寻路太仓》《同心同“德”30年——探寻中德合作的“太仓密码”》等报道,推出英文文字通稿及德文专线稿件,聚焦太仓30年对德合作成果,解锁“德企之乡”的发展密码,并联动德国《世界报》、德国首都电视台、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道琼斯市场观察网等30家国际新闻媒体持续刊发系列报道,全球传播量过亿。新华社《全球连线》栏目推出《根在德国 花开太仓》短视频,该视频在脸书上到达量超320万,片中故事引发海外网民广泛关注。《中国日报》以整版聚焦太仓“中国德企之乡”“现代化港口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三张城市名片,向世界展示了太仓的独特魅力,引发海外广泛关注。

  (二)自述与他述相结合,凸显传播裂变效应

  跨文化语境下,太仓城市国际传播注重多元主体共同发声,既有以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等为主体的自述,也有外籍网红、海外华侨等的他述,为海外受众提供了解太仓、感知中国的多元视角。从2008年开始,太仓每年都在德国举办“太仓日”活动。德国“太仓日”已成为中德双方经贸、人文交流的一项机制和一个平台。太仓充分利用德国“太仓日”重要平台,配合国家战略,发挥地方外宣主场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唱响“太仓声音”。2023年6月20日,第十五届德国“太仓日”活动走进斯图加特,借助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等主流媒体优势资源,联合海外平台与德国纸媒、电视台及网络媒体等,形成分众化层级传播。其中,《参考消息》以《太仓持续担当中德地方合作“先行者”》等为题刊发7篇报道,从不同维度解码太仓对德合作的成功密钥。德国《世界报》、德国首都电视台《中国新闻》栏目以及商报、南德意志报、莱茵邮报、西德意志汇报、汉堡晚报、柏林晨邮报、图灵根汇报、斯图加特快报等德国媒体,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相关信息,在德国当地形成舆论关注热潮。

  巧用“外嘴”和“外眼”,培育海外“自来粉”,将太仓中德合作的成功故事传播到国际社会。推出《中德故事从这里出发——德国人在太仓》系列视频,通过十个德国友人讲述在太仓的所见所闻、工作生活经历,介绍“太仓机遇”、传播“太仓前景”,并在他们自己的海外社交账号传播,向世界推广太仓。联系洋网红司徒建国来太仓体验江南文化与“德企之乡”双面秀的魅力。承办2023“Hi Jiangsu”外媒访苏活动,组织“发现太仓,外籍网红走进中国德企之乡”等活动,通过“太仓发布”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对活动进行直播,将“德企之乡”的魅力远传海外。德国网红博主乐柏发布的短视频《中国三线小城为何在德国出圈》火爆全网。举办“风起江南一水间 闪耀在丝路上的‘苏州故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海外华文媒体太仓行”活动,向世界传递太仓的独特风采和崭新面貌。

  (三)借船与造船相聚合,强化传播矩阵效应

  在国际传播中,渠道决定“声量”。地方城市开展国际传播,必须突破自身传播平台缺乏的掣肘,加快国际传播矩阵建设,打好国际传播组合拳,在借船出海、借力打通国际传播链条的同时,打造自主可控的传播平台,造船远航,提升地方城市国际传播效能。

  作为中德合作典范城市的太仓,为了在国际传播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发声渠道,主动加强与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等中央媒体的国际传播合作,建立海外社交平台传播矩阵。中国日报社“Z世代”国际传播中心入驻太仓,承办第五届“一带一路”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全球总决赛暨第28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向世界传播太仓声音。借力中国日报社打造“魅力太仓”英文网,展现太仓中德双边务实合作典范的风采。打造“Discover Taicang”海外媒体传播矩阵,开设“发现太仓”德文脸书专页,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德文社交媒体账号的县级市。借力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资源开展“hi Taicang”德媒记者专家访太仓、“show Taicang”德国摄影师沉浸式主题采风、“go Taicang”德国社交媒体粉丝线下行等活动。与参考消息报社参考智库共建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建太仓中德(法)文化与商务交流中心,以法兰克福、柏林、巴黎三个交流中心为平台,打造“遇见太仓”品牌交流IP,更好拓展太仓国际朋友圈,持续打造太仓“德企之乡”品牌。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太仓中欧/中德文化交流中心,使之成为促进中欧、中德交流,助推中欧、中德合作水平再提升的新窗口。

  (四)知己与知彼相契合,引发传播共情效应

  城市传播实际上是在传播人的生活、人的奋斗和人的故事。加强城市的国际传播,首先要做到“知己”,太仓从自身独特的郑和航海文化、娄东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等找准国际受众的共情点,挖掘适合国际传播的素材故事,以小切口、小故事、小角度讲好太仓城市、人文、产业、创新、生活等鲜活和温暖的故事,塑造真实可感、直抵人心的太仓城市形象。其次,加强城市的国际传播,还要读懂世界,在中德合作中读懂德国人严谨守信、精益求精的文化,做到“知彼”,契合海外受众兴趣,用外国人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短视频是讲好城市故事、传播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我们运用短视频等传播手段,促进了“太仓好声音”的国际表达。例如,新华社《全球连线》栏目拍摄了《德味太仓》中英双语版宣传片,依托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优兔和脸书账号同步播发;《全球连线》推出的德文融合报道《此心安处是吾乡:500家德企扎根太仓观察》,在欧洲时报德文版、德国首都电视台、德国杜伊斯堡电视台优兔频道刊播,引发全球关注。总台《与世界对话的小城》系列纪录片之《夏和他的“中国之家”》《幸福的面包》在央视亚洲、欧洲和美洲频道播出,面向全球讲好太仓“德企之乡”的小城故事。文旅美食是无声的世界语言,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题材。太仓依托文旅美食,策划传播话题,让优雅东方与热情西方美好碰撞。太仓与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共同举办外国网红太仓行活动“走读中国·走进太仓”。博主们走进太仓罗腾堡风情街,参加中德文化狂欢节,感受中德文化的交流互鉴。游古典园林,欣赏昆曲和江南丝竹表演,品尝地道的羊肉美食,体验舞龙舞狮,外国博主们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相关视频作品,展示所见所闻,分享他们眼中多姿多彩的中国。

三、太仓城市国际传播的启示与思考

  (一)深挖城市特色是做优城市国际传播的根基

  一座城市能吸引受众打动人心的,首先是它的特色和文化。城市的特色优势和历史文化是城市国际传播的优质入口,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越有特色文化的小城故事,越能激发用户的兴趣,也越能引发用户的共情共鸣。因此,城市国际传播需要全面梳理提炼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找出适合国际传播的素材内容,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

  (二)注重共情叙事是做活城市国际传播的关键

  城市国际传播需要摒弃机械生硬的宣传语态,运用海外社交媒体的“游戏规则”,坚持小切口、大意蕴的传播策略,采用可视化和年轻态的柔性表达,善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借助短视频等方式去生动鲜活地讲好城市故事,同时要重视“Z世代”的力量,推动传播年轻态,为城市国际传播注入青春的力量。

  (三)统筹整合资源是做强城市国际传播的保证

  城市国际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协同发力,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资源,培育多元化传播主体,拓展多元化、多层次国际传播平台和渠道,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合力的国际传播合作机制,在同频共振大合唱中发挥事半功倍的乘数效应。要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数量足、实践能力强的国际传播专业队伍,为增强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人才保证。

  德国有句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会相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太仓中德合作成功背后的辩证逻辑,恰是这座城市在国际传播中破局出海的精彩注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城市国际传播之路上步履铿锵的太仓,必定会继续讲好中国对德合作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