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6日,“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CIAC2023)”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以“智慧广电 未来视听”为主题,彰显视听行业文化科技特性,全景展现视听行业科技创新和视听发展趋势,助力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视听产业中心。
活动期间,我们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就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深入分享。他在采访中提到,要建立明确分类的,更加精准的网络视听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履职践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图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李教授,您好。刚刚,您在“网络视听社会责任与发展高峰论坛”作了致辞发言。首先,请您分享一下对共同研讨和强调网络视听社会责任重要性的理解。
李韬:您好。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看作企业发展的试金石,也是一个压舱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生产力。
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网络视听企业,在责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距离我们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网络视听企业在整个互联网企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强社会动员的属性,强平台分享的属性,强内容提供的属性,强意识形态的属性,强社交互动的属性等。这些属性都对我们的网络视听企业所承担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网络视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助力网络视听企业健康地、持续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在您看来,在目前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下,网络视听平台的责任担当哪些方面是有进步的?可否从1-2个方面来谈一谈。
李韬:这些年来,网络视听企业在行业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地参与社会责任的建立,在很多方面展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的风貌。
比如在网络内容治理方面,一些网络视听平台和企业纷纷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积极参与网络生态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在此前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网络视听平台企业积极发挥自己的内容优势,传达科学防控的信息来稳定老百姓的情绪,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近日的防汛中,很多网络视听企业都积极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通过网络视听平台,我们看到一个个感人的防汛故事、视频,感染力很强,牵动了亿万老百姓的同理心。
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正向作用,展现了正能量。
这些年,网络视听企业把正能量内容的提供作为自己核心的社会责任。我们过去理解“社会责任”,容易把它理解成公益、扶贫、捐赠,但事实上社会责任是个非常大的,具有很宽泛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内容的生产、分发、传播,特别是正能量的生产、分发、传播,是网络视听平台企业的核心工作。在这几个方面,我们互联网平台企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网络视听企业。
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发布了《网络视听重点企业监测报告》。在此前,我们通过研究,建构了相对科学、合理、客观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对网络视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态进行科学客观的测度,并且动态地测度。一方面,鞭策、引导网络视听企业积极地去践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为网络视听企业自身在数字经济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助力,一些支持。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是您的团队在牵头制定吗?可否做些介绍?
李韬:是的。从2019年开始,我们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就持续地跟踪中国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建立了专门的课题组,进行长年动态性地监测,并做逐年发布,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包括央视等主流媒体高度地重视,有关部门也很重视。
从前年开始,受北京广播电视局的委托,我们专题对网络视听企业,特别是京内外重点的网络视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做了全面的、系统的监测。
以往对企业,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网络视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方面的评估,更多是依托于国外ESG标准。
ESG是工业时代衡量传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标准体系。在数字经济条件下,ESG体系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数字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网络视听企业有很多特殊性,比如刚才我谈到了强意识形态属性,强内容提供属性,强社交互动属性,强平台分享属性等。这些属性是传统工业企业不具备的,包括它对数字经济的贡献,它的低碳性和生态性等等,都是原有评价体系不大好做衡量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国家,我们的先进文化对优质内容的要求更高。如何建构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的,同时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特色的、科学的、客观的网络视听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意义非常重大。
因为即便讲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不同行业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游戏行业和电商行业,与网络视听内容行业的要求就会有不同。
所以,我们要建立明确分类的,更加精准的网络视听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企业履职践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在您看来,在当前网络视听的发展中,哪些方面的社会责任和相关机制是亟需完善的?
李韬:一方面,这些年来网络视听企业在社会责任担当上正不断地进步,广大的网络视听企业在积极地回应社会需求,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地回馈社会;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责任的机制建设方面,尤其是动力机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首先,构建一种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内生型的责任动力机制非常重要。
做善事有两种,一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做”,一种是“要我做”。
我们要逐步建立一种能够更好地激励网络视听企业去主动履职践责的责任动力机制。当每个企业都受到这种责任动力机制驱动时,在行业责任履行方面一定是欣欣向荣的。
整个网络视听企业的发展,一定会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合拍,既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也能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这是我们追求的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
第二,要进一步地完善科学的社会责任评价机制。
科学的、完善的社会责任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依托高校和智库的力量建构起一套责任评价体系,有必要进一步把它上升到行业标准,更好地指导全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履行,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也就是说,社会责任评价要有标准可循。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谢谢您接受采访。
李韬:谢谢。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