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期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下,广西卫视不断调整战疫报道内容形式,积极借助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合作,推出AI虚拟主播,快速及时发布疫情资讯,有效提升舆论宣传引导,让疫情联防联控更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同时最大化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实现战疫情内容生产新突破。
2月初,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最关键的阶段,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广西卫视积极主动作为,与科大讯飞合作,将人工智能转变为更直观的形象,迅速生成战“疫”力量。2月16日,广西首位AI主播小晴登陆广西卫视新媒体平台(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号、抖音号、西瓜视频、快手号)“战疫情”特别报道《战疫进行时》,为公众播报最新疫情,解读疫情防控政策,普及科学防控知识、讲述“逆行者”的感人故事,助力全面打响疫情宣传攻坚战,给广西卫视新媒体矩阵500多万粉丝带来全新的用户体验。“小晴”上线当天,在广西卫视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号、抖音号发布16条视频资讯,总阅读量达10万多,网友互动留言十分踊跃。
每天早上8点时段,在自治区卫健委最新疫情公布后十分钟内,广西卫视新媒体会迅速推出15秒《战疫进行时》小视频,在朋友圈快速推送;9点时段,内容更为详细的1分钟版本《战疫进行时》(更新版)会在频道新媒体矩阵平台迅速分发;18:00时段,10分钟《战疫进行时》(焦点版)定期上线。自治区抗疫指挥部随时发布的各项政策措施,“小晴”也会随时上线进行视频播报。
“小晴”不限时空,随时在线,24小时快速上线播报节目,实现了宣传文化产品的“云录制”“广宣发”“快传播”,彰显了广西卫视快速反应,助力抗疫的主流媒体职责担当。利用AI主播生产线,广西卫视员工可以实现在家办公,对节目“云编辑”“云录制”“云推广”,最大程度避免了疫情期间人员集中聚集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小晴”的出现,意味着广西卫视在广西媒体融合和AI人工智能应用上,跨出了坚实第一步。
广西卫视试水AI虚拟主播,也同步尝试以虚拟主播身份设置短评栏目,实现人工智能在内容上的拓展。为此,2月18日开始,《战疫进行时》(焦点版)在每天节目开篇设置特色板块《小晴短评》,短评根据每天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最新宣传指令,对疫情期间各种时政社会热点进行及时解读评论。《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风雨送春归!》《这些声音,就是力量!》《复工,赴繁花与共!》《是天使,更是“战士”!》《睁眼的样子,真美!》《龙抬头 好兆头!》《好样的!90后!》《对野味,封口!》,一个个短评,赋予人工智能主播角度、深度、温度,力求在技术更迭的同时,打造更具人性化可视性的AI主播形象。
5G与AI到来的时代,人机协同内容共生,AI成为下一代传媒与娱乐发展的基础技术。通过AI算法生成的内容引擎,未来,虚拟主持人等AI智能技术,或将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独特的叙述和角色。同时在生产成本飞涨的时代,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质量内容生产力不足情况。
从新华社新华电视的虚拟主播到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台网络春晚人工智能主持人,从人民日报“果果”到东方卫视的“微软小冰”,AI主播已经进入到第三代,无论从语音还是屏幕形象,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和提升。
广西卫视与科大讯飞合作,上线AI虚拟主播小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拓展了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端的传播效果,更借力前沿新技术应用,推出更具特色,更适合年轻受众的融媒体新产品,探索视频产品生产新模式,为战疫情营造更加强大的舆论支撑。
疫情期间,科大讯飞共向全国省级电视台和省级报业集团、相关企业等100多家机构免费开放“AI主播小晴“的使用权限,助力疫情宣传报道。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将重构融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推进传媒行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实现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