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问道】关于有线应对策略的系列讨论(21)—— 万般无奈之举的“借尸还魂”

导语:有线电视“免费”,对有线而言,如同做心脏移植手术,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难以实施。问题是:能不能按照传统的价值观,做点试验呢?也就是,能不能在“僵尸”地区,做一下“借尸还魂”的试验呢?

  相信同仁们都希望有线电视用户流失率的趋势能够出现停止下滑的“拐点”,但是否会出现“拐点”不是能够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一度大家认为用户数下滑是主观努力不够,因此加强主动营销,包括实行网格化、甚至尝试网格承包制,主动摆摊,上门以及人盯人等;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阻止传统业务下滑之势……。事实也同样证明,不是有线的技术相差多大,也不完全是体制和机制的束缚,而是有线目前的商业模式确实无法抵御竞争对手“流量货币模式”的竞争……

  大家都意识到要转型,也都在转型。但是,有线企业运作的机制依然是传统的机制;也就是说,资源、流程和价值观的匹配依然是按照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匹配方式,导致转型业务难以大发展。例如,网络资源依然是按照电视业务匹配的,有些网络公司根本就没有开展集客业务的网络,即使有集客业务的网络,其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等也捉衿见肘;转型业务流程依然是传统业务的流程,根本适应了市场快速响应的需要,一个业务至少三级以上的、正式文字的、按照投资口径的报告,至上三次以上的审核,最后经过有线最高层会议一致通过,方可实施;价值观更是如此,一切都以传统有线电视的成本和收入标准为参照物,而且传统有线电视的成本和收入标准是过去垄断时代的标准,不是现在竞争环境下的标准……

  表面上,转型业务与传统业务关系不大,而实际上密切相关。如果说,没有内容的有线网络是有渠无水;那么,没有电视用户的增值业务就是有水无渠,进而会既无水又无渠的恶果。其实,道理大家都懂或者心知肚明,问题是:该不该停止有线电视收费?进而保住基本电视用户,全力发展增值业务?还是按照大家习惯的价值观进行评估为上……

  首先是按照现在的策略能留住用户吗?想必大家已经尝试过各种“灵丹妙药”,成效如何,大家心理有数。想必直接损失已经算过了,关键是:是否算过间接损失?如:网络改造的成本损失多少?机顶盒的成本损失多少?对落地费收入的影响是多少?对增值业务的影响是多少?……

  当有线该试的都试过之后,想必可以静下心来,重新算另外一笔账了。首先是翻一下过去的老账,基于有线电视用户的落地费占收视费的多少?假设15%;基于有线电视的用户的宽带用户是多少?假设采用“看电视、送宽带”的策略,占比15%;基本有线电视用户对集客业务的贡献率是多少?假设贡献率是50%,换算成基于有线电视用户的收入占比为15%……。三笔账足够说明问题,也就是说,当用户流失率超过55%的收入结果,与免费有线电视收入的结果相当。更重要的是,“免费”策略可以出现阻止有线收入下滑的真正“拐点”。需要说明的是:这笔账大家迟早都是要算的,特别是在入不敷出时。当然,价值观的转变非常难,也非常痛苦,也衷心希望坚持传统价值观的有线能够修得正果,但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了……

  大账好算,决心难下。尽管全世界企业的转型都是无奈之举和风险之旅,但对有线这样所有权不完全授权的机制或企业是难上加难,不仅是经济风险,而且有巨大的政治风险……。正如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有线电视“免费”,对有线而言,如同做心脏移植手术,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难以实施。问题是:能不能按照传统的价值观,做点试验呢?也就是,能不能在“僵尸”地区,做一下“借尸还魂”的试验呢?

  首先是定义“僵尸”;“僵尸”是指有线账面有机顶盒记载或BOSS系统有发放机顶盒的记录、曾经的有线电视用户,但现在已经退网或不再使用有线电视。其次,确定试验的前提条件,即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僵尸村”,甚至“僵尸镇”;而且“僵尸村”或“僵尸镇”现有用户维护成本高入现有用户收入;也就是说,“僵尸村”或“僵尸镇”营收状况符合有线传统价值观的放弃条件。第三确定试验的“名义”,如“电视文化‘扶贫’”、“公共文化均等化”、“公共文化福利化”、“乡村信息化或智慧乡村”等。第四,寻找试验的政策依据,如《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号》。第五确定试验方式或产品,即“免费”激活“僵尸”机顶盒(无论单向或双向)。第六,无论政府补贴与否,都争取政府购买服务。第七,准备新的商业模式及其产品,如:插播广告,自办频道/合办频道带广告,销售有竞争力的、IP TV广播没有的付费节目包等。第八,准备炒作或逼迫政府的方案(不仅资金支持方案,更是不给资金支持的政策给予方案);原则上,政府不买单,只是试点“闹事”或“挑事”,绝不轻易承诺扩展或推广。

  更具体一点,有线万般无奈的“借尸还魂”共有十三个步骤:(设计思路参见《关于有线应对策略的系列讨论(18):“打蛇”要么打在“三寸”上,要么打在“七寸”上》中的有线“先做后要”政府民生项目运作模式)

  第一步,试验地区的前提条件是已经出现了成村或成镇用户流失现象,特别是网络没有改造的农村地区;有线不仅已经网格化,而且全员一直在努力营销,但依然无法阻止用户的流失。

  第二步,“僵尸”地区(双向/单向)网络依然完好,并有大量的双向/单向机顶盒滞留在用户手中;用户收益与维护已经严重倒挂。也就是说,试点地区原则上不需要重大资产投入;并且,按照传统价值观,内部能够取得高度一致。如果内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可以设定未来不同时间点的用户及收入的阈值,每到一个阈值点进行一次评估,直到内部意见统一为止。

  第三步,“僵尸”地区多数用户家庭不止一台电视机,因为竞争对手采取是绑定策略,多台电视机能够快速地体现试验的效果。

  第四步,“僵尸”地区的用户对落地费、上市市值、宽带、增值业务等依然存在价值或影响,进而可以按照传统价值观换算出试验的价值,为有线未来“算大账”提供依据。

  第五步,重新打造与传统不一样的广播电视(保留对落地有价值的频道),但明显差异化IP TV。也就是说,不是给“不好”的电视,而是给予更有竞争力的“好”电视;例如,将原来受百姓欢迎、但百姓不愿购买的“付费频道”免费播出。

  第六步,设计试验策略,建议采用间隔或跳越方式选择试点,即相邻的A、B、C三个村,只是选择B村进行试点;旨在“挑起”未试验地区的反应,包括嫉妒、抱怨、甚至上访,进而对政府造成社会压力或舆论。

  第七步,设计试点名义,如扶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口帮农等;旨在尽可能地减少对目前收入较好地区的影响。

  第八步,用较长的限期(如一年),免费体验播放,并反复登门征求意见。一方面不断收集数据或需求,改进试验;另一方面,大力尝试其他增值业务。

  第九步,邀请政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观摩,并提意见;旨在进一步扩大试验项目的影响面,并动员社会力量给政府施加压力。

  第十步,主动征求未试验村的意见,如A村和C村;同时鼓励B村人员传播。也可以采用“钓鱼不撒网”的策略,在A村和C村实施“部分用户‘免费’+部分用户不‘免费’”。

  第十一步,做好全面推广的方案。一方面,保障在获得政府认可并赞助后能够迅速予以推广;另一方面,为企业一旦能够算清大账,做好预案。

  第十二步,独立设计这类用户的商业模式,包括频道落地模式、内容联营模式、广告插播模式、宽带业务模式、集客业务模式、幼儿园儿童节目发行模式等。

  第十三步,做好试验失败预案。在“僵尸”地区试验,理论上不存在经济风险,只是存在政治风险。建议试验最好采用分公司授权、总公司配合的方式;在程序上,建议由有积极性的分公司发起,尽可能地规避公司高层的政治风险。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促进转型?肯定有,特别是随着国网整合的进行,也许会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各地有线完全有理由满怀信心和期盼地等待国网。

  《无奈之举的“借尸还魂”》依然是仅供同仁们参考和讨论。认为有价值,建议就尝试一下;如果认为没有价值,就只当是谈资笑料。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