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广电问题思考系列之二:水平营销思维

导语:选择“有线网络”作为“焦点”,“有线网络”的基本属性或特征就是“有线”;把基本属性或特征横向置换一下或颠覆一下,就是问“能否把有线网络变成无线网络”?

  “水平营销”是菲利普·科特勒在他和费尔南多·德·巴斯合著的《水平营销》一书里提出的观点。

  水平营销首先是创造性的思考,科特勒称之为“跳出盒子的思考”,它不同于纵向营销的逻辑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直觉的创造。这种思维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选择一个焦点,然后进行横向置换以产生刺激,最后建立一种联结。例如,聚焦于生活中总是会凋谢的花,将凋谢置换成不凋谢,这时候就产生了“不凋谢的花”这一刺激,这个刺激对于市场是有价值的,此时通过引入塑料等材质,创造出永不凋谢的塑料的花,这就成功地建立了联结。

  应用创造性研究的结果,科特勒指出了水平营销的6种横向置换的创新技巧,并分别应用到市场层面、产品层面和营销组合层面上。这6种技巧分别是: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

  在下列提问中,罗小布将“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这六种思维技巧应用到广电业务层面,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你有什么预期或欲望?你的预期或欲望能驱使你创新吗?大家都喜欢创新,特别是年轻人,创新有很多种手法,今天介绍一种创造力的思维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或练习。第一步是选择一个“焦点”;第二步是进行“横向置换”,以便产生“刺激”;第三步是建立一种“联结”。例如:选择“有线网络”作为“焦点”,“有线网络”的基本属性或特征就是“有线”;把基本属性或特征横向置换一下或颠覆一下,就是问“能否把有线网络变成无线网络”?“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之间形成了“联结”,产生了“空白”或“刺激”。通过刺激寻求创新的火花,显然用700兆网络可以把有线变成无线网络;同样OTT移动网络也可以实现把有线网络变成无线网络;与移动合作也可以把有线网络变成无线网络。

  2、有六种可操作的思维技巧: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今天的问题是:“焦点”是有线网络,用“替代”手法问:有线网络能被替代吗?如果有线网络能被替代,应该怎么办?同样,有线网络能够替代别人吗?替代的方向一定是电信运营商吗?不能作为新型综合媒体吗?用“反转”手法问:有线过去网台分离,能够不分离吗?能够重新和好吗?有线网络现在向电信运营商转型,其实不会有前途的,能够不向电信运营商转型吗?不能把通讯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吗?

  用“组合”手法问: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能够组合吗?大众网络和专用网络能够组合吗?媒介和媒体能够组合吗?社区和家庭能够组合吗?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宣传部门能够组合吗?……

  用“夸张”手法问:电信向广电要出口,有可能吗?如果广电构建新闻交换平台,不能流量倒挂吗?有些网络不能替代电视台吗?假设文化产业大整合,成立文化产业集团,国网只是其中一个部门,没有这种可能性吗?

  用“去除”的手法问:没有有线网络电视传播会受影响吗?有线网络不看重网络,而看重应用,不能把自己变成互联网企业吗?有些网络不能把自己缩小一下,成为政府信息化的运营商吗?……

  用“换序”的手法问:不把电视机作为第一重点,把手机作为第一重点,可以吗?不把广播作为重点,而把点播作为重点,不行吗?用回看替代广播,可行吗?点播内容不是引进,而是回看重构,可以吗?有线网络不是以广播为主,是以其他应用为主,不行吗?

  3、今天的练习是:以“机顶盒”为“焦点”。重复一下思维操作的六种手法: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

  首先用“替代”手法问:如果充分利用智能电视机的能力,机顶盒是否可以减负,从而降低价格?机顶盒的中间件能被替代吗?可以“无头”化吗?可以通过下载式的软件,机顶盒社会化吗?能让智能电视机再增强一点实现机顶盒的主要功能,只需外接无线路由器吗?

  用“反转”手法问:能把机顶盒变成“机底盒”或“机里盒”吗?能把机顶盒拆成三个部分,一个部分给接口,也就是让有线端子智能化;一个部分给智能电视机,一个部分给无线路由器,可以吗?机顶盒不与电视机配,而与音响配,甚至与电源插座配,与家装配,可以吗?以无线路由器为主,机顶盒作为无线路由器的配件如何?也就是“无线路由器+”,而不是“机顶盒+”。

  用“组合”手法问:机顶盒与手机式的遥控器(让遥控器像手机一样的智能化)组合如何?机顶盒加家庭MOCA,面对多端子,如何?机顶盒不与节目捆绑,而与家电捆绑,如何?

  用“夸张”手法问:让机顶盒管理所有的家电,可以吗?让机顶盒变成聊天机器人可以吗?

  用“去除”的手法问:能不用机顶盒,直接用智能电视机吗?如果加强云端功能,能让机顶盒轻量化吗?网关能让手机代替吗?

  用“换序”的手法问:能先开手机电视,再开机顶盒看电视吗?不按遥控器,直接语音遥控,可以吗?机顶盒开机,能发起主动语音对话吗?用机器人开启机顶盒,不是人来开启机顶盒,可以吗?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4、今天的练习是:以大家关心的“网络改造”为“焦点”。重复一下这六种思维操作手法: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首先 用“替代”手法问:如果不改造,新建网络,会怎么样?改造成全光网,会怎么样?用电信网络结构替代有线网络结构,会怎么样?以实现IPTV为目标来改造网络,会怎么样?

  用“反转”手法问:不用DVB,用IPTV,会怎么样?全部OTT,网络改造能保证质量吗?你改造的网,光进铜退了吗?光进楼了吗?小C延伸到放大器了吗?以智慧城市为目标构建网络,来代替有线网络改造,会怎么样?继续DocsIs,户均带宽够吗?彻底抛弃Docsis,又会怎么样?如果改造不为宽带,而为窄带物联网,会怎么样?

  用“组合”手法问:改造成多个网,既有DVB+OTT,又有独立的IP网,还有无线网,还有独立的物联网,会怎么样?你接入网改,机房改了吗?骨干网改了吗?平台配套吗?是不是应该成体系或组合一下?

  用“夸张”手法问:你改造了半天,户均带宽提高了吗?带宽比电信的带宽还宽吗?能把广播频点全部IP化吗?能够万兆到小区、千兆到楼、百兆入户吗?如果只有4K广播,其他没有广播只有回看或点播,会怎么样?多芯多波,会怎样?反过来,一芯多波,又会怎样?

  用“去除”的手法问:不要网络,OTT电信的网络或移动网络,会怎么样?不改造有线,只是增加无线,会怎么样?有线在乡村,做地面广播又会怎么样?不按电信运营商的思路去改网,而是按文化产业的思路去改网,会是怎样?

  用“换序”的手法问:不以经营电视为主,而以经营手机电视为主,你会怎样网络改造?网络改造不以家庭为主,而以社区或城市为主,会怎么样?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5、 以“电视业务”为“焦点”。重复一下这六种思维操作手法: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今天的问题,首先 用“替代”手法问:用视频业务替代电视业务,对有线网络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不以地方电视台为中心,而以中央电视台为中心,来做电视业务,会怎么样?以手机视频为主,而不是以电视机为主,会怎么样?

  用“反转”手法问:把回看视为直播,会怎么样?不把电视业务作为出路,仅仅作为吸引用户的方式,以智慧城市业务或社区业务为主要经营的业务,会怎么样?把宽带作为公益性的福利性,来增强有线电视经营性的公益性,会怎么样?直播频道不是引进,而是自制,即全国有线共同购买版权,构建直播频道,会怎么样?不是电视台做直播,而是有线网络公司做直播,会怎么样?

  用“组合”手法问:把回看作为基础数据库,重构回看,会怎么样?把买断的付费频道,按专题重构会怎么样?有线的回看库资源,能构建炒股栏目吗?能构建健康栏目吗?能构建出国教育栏目吗?能构建育婴栏目吗?能重构国际新闻吗?……,如果完全可以,你为什么不做呢?电视机电视业务,能与手机电视业务组合吗?能与电商业务组合吗?看电视送宽带,会怎么样?

  用“夸张”手法问:把有线电视业务视为互联网的网站,按互联网企业经营,会怎么样?利用构建新闻交换平台,实现新的网台融合,又怎么样?归属到中央电视台,会怎么样?把栏目向七大牌照商开放,允许他们直接经营,会怎么样?不做自己的APP,而做智慧城市的APP,把有线电视业务混入其中,会怎么样?

  用“去除”的手法问:不以有线电视业为主,可以其他业务为主,会怎么样?把有线电视业务,分离出来,包括网络剥离,形成两个不同的公司,按照不同的方式运营,是否可以解决机制和体制问题?

  用“换序”的手法问:电视业务的设计,首先针对手机,再针对电视机,会怎么样?把非电视业务作为重点,又会怎么样?以无线业务为主,有线业务为辅,会怎么样?以信息服务为主,会怎么样?以开放经营为主,会怎么样?以本地政府为主,以广电总局为辅,会怎么样?更多的强调经济与社会,而不仅是政治与文化,会怎么样?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6、今天的问题,首先 用“替代”手法问:能用“送”宽带替代“卖”宽带吗?要么送有线电视,要么送宽带,你不送能留得住用户吗?能用信息服务费替代有线收视费吗?能发展内网宽带电视或手机电视或OTT电视吗?有线能强调手机宽带,而非电脑宽带吗?在乡村,能发展无线宽带吗?能不以家庭宽带为主,而以其他宽带为主,如社区宽带,可以吗?

  用“反转”手法问:能发展窄带物联网业务吗(NBIoT)?能发展无线互联网电视有吗?能把免费宽带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来经营吗?有线网络的宽带,不以上网为主,而以互联网电视为主,会怎么样?

  用 “组合”手法问:分解也是一种组合。送的宽带和卖的宽带,能走不同的出口吗?宽带能与有线电商结合组合吗?用有线宽带开电商,能不限流量,宽带免费吗(实际成本可以为零)?有线能把宽带开放出来,与智能家居产业合作吗?有线宽带以社区为主,以家庭为辅,会怎么样?

  用“夸张”手法问:能把免费的宽带,包装为智慧城市的一项服务,申请政府补贴或PPP吗?能卖20M宽带,实际上开100M,即不宣传,让用户感受不一样的宽带吗?(成本增加几乎为零)

  用“去除”的手法问:有线不开展宽带业务,行吗?宽带自己不运营,交给第三方运营,行吗?把宽带作为国网全国业务,交给国网运营,作为整合试点,会怎么样?

  用“换序”的手法问:宽带不以出口为中心,而以新闻交换平台为中心,会怎么样?如果先做CDN对接,再做缓存,再用出口做补充,会怎么样?先测到互联网枢纽节点的跳数,在同等跳数下论价格,会怎么样?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7、以“交互电视平台升级或改造”为“焦点”。重复一下这六种思维操作手法:替代、反转、组合、夸张、去除、换序。今天的问题,首先 用“替代”手法问:如果用IP平台替代原有平台,会怎么样?

  用“反转”手法问:如果用第三方云平台,会怎么样?用  “组合”手法问:如果集成多个云平台,会怎么样?如果云平台基础设施层,用第三方;自己只做平台层和应用层,会怎么样?

  用“夸张”手法问:如果以中央电视平台为主,你为辅,会怎么样?

  用“去除”的手法问:如果给现有云平台减负,只保留直播、点播、回看、时移功能,其他全部转移到I P云平台上,会怎么样?用“换序”的手法问:如果有OTT平台或IP平台为主,会怎么样?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8、有线开展“集团用户”业务,至少准备三个网,一个是不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第二个网是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第三个网是云平台服务网。“集团用户”是有线网络一个重要的业务类别;实际数据表明,在集团用户业务、媒资业务、宽带业务的支撑下,有线电视全部免费也能生存。今天的练习是:以“集团用户或大客户业务”为“焦点”,进行思维操作的创新练习:首先 用“替代”手法问:如果用专网替代专线,会怎么样?如果用平台替代专网或专线,会怎么样?

  用“反转”手法问:如果不仅提供B2B的服务,也提供B2C的服务,会怎么样?用无线网络提供集团用户服务,会怎么样?

  用“组合”手法问:如果给大客户,配送电视栏目,会怎么样?把云平台的三层,进行不同组合,或者把云平台的能力,进行不同组合,向集团用户提供服务,会怎么样?如果给集团用户不是简单的一个网,而是三个网,其中一个完全作为内部业务使用,一个作为B2C外部使用,一个作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使用,会怎么样?

  用“夸张”手法问:如果你让集团用户为你服务,通过有线网络再为集团用户向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不用的你的平台,而是用的集团用户的平台来提供电视用户服务服务,会怎么样?如果为每一个政府机构,构建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独立的网络,不仅对接政府机构的平台,而且整个网络移交给该政府机构,会怎么样?

  用“去除”的手法问:如果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网络和平台,统一为政府的集团用户提供服务,会怎么样?如果为集团构建无线专网,如高速公路管理局,会怎么样?用“换序”的手法问:如果有线网络不以个人用户为主,而以集团用户为主,会怎么样?有线网络如果由经营用户向经营政府转型,会怎么样?如果700兆不仅为广电业务,也兼顾集团业务,会怎么样?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9、今天以大家最头疼的“用户流失”为“焦点”,尝试一下破局的创新思路……今天的问题,首先用“替代”手法问:如果不是用留住用户的思维,而是用发展用户的思维,你会怎么想?如果用全业务用户,包括电视与宽带,看轻有线电视用户或者替代有线电视用户,会怎么样?

  用“反转”手法问:如果不是用降低流失率的指标,而是用增加用户的指标,会采取哪些措施?如果跳出有线电视用户的思维,以网络用户为用户,也就是使用有线网络的用户,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室外,会怎么样?如果OTT移动网络,以手机为中心,会怎么样?如果把家庭有线电视业务作为社区业务的延伸,而不是把社区业务作为家庭业务延伸,你会怎么布局?

  用“组合”手法问:如果把第一端电视、第二端以上的电视、家庭Wi-Fi和社区Wi-Fi、OTT移动网络组合起来,是否会提高竞争力?网台重新联合,有可能吗?如果不可能,是主观上不可能,还是客观上不可能?用“夸张”手法问:如果设法让对手的用户流失,你会采用什么方式?如果目标是有线电视全部免费,你会着力打造哪些业务?如果不允许你经营有线电视业务,你会进行哪些业务?

  用“去除”的手法问:如果你没有有线网络,还要经营现在的业务,会怎么做?如果去除有线电视业务经营性的公益性,改为福利性的公益性,你会寻找那些方式生存?

  用“换序”的手法问:如果不以现在的业务为主,而以其他的业务为主,你会怎么做?或者,有线网络能看轻电视业务,向其它业务转型吗?有线能由经营网络业向经营媒体转型吗?有线能由频道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吗?能由经营用户向经营政府转型吗?能由经营家庭向经营社区转型吗?如果把有线电视业务作为文化产业业务之一,而将整个有线电视网络有文化产业的承载体,你会怎么思考?今天的问题旨在抛砖引玉,没有对错之分,你愿意练习一下吗?

【责任编辑: 魏书勤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