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大剧看总台”片单发布。从张艺谋监制的《主角》到杨紫、胡歌主演的《生命树》,从古装历史剧《太平年》到现实题材《造城者》,再到大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伟大的长征》,多部集结顶尖主创与一线演员的剧集均标注了将与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联合播出。
这份片单是央视电视剧频道(央8)内容布局的缩影。从2020年11月第一次发布“大剧看总台”片单以来,央视所进行的年轻化探索,是否真正穿透了不同受众圈层?
自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剧看总台”战略以来,五年间,央8持续推进“年轻化探索”,如今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从今年已播剧集的收视表现来看,呈现出“整体规模稳步增长、头部剧集表现突出”的特征。无论是上半年还是暑期档,核心剧集均实现收视突破,反映出内容策略调整取得积极市场回应。
2025年上半年,央8的头部剧集已建立起显著的收视优势。《六姊妹》以3.59%的收视率领跑,《北上》《绝密较量》分别以2.84%、2.73%的收视率紧随其后,《蛮好的人生》也表现稳健,收视率达2.72%。
这些高收视作品题材多元、类型丰富:既有《六姊妹》《蛮好的人生》《我的后半生》这类贴近都市生活、描摹百姓日常的现实题材作品;也有《驻站》《借命而生》《刑警的日子》等聚焦悬疑、刑侦领域的强类型剧集;还包括《青山是故乡》《大河之水》等扎根乡土变迁与工业发展的时代叙事;《藏海传》《长安的荔枝》等古装权谋与历史传奇;《以法之名》《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等剧也进一步丰富了法治、律政题材的荧屏表达。
整体来看,上半年央8播出的剧集当中, 有17部收视率突破1.5%,6部超过2%,显示出平台在内容布局与收视表现上的全面进阶。
进入7-9月暑期档,央8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劲收视势头,多部剧集凭借题材创新与制作水准斩获高收视。现实题材剧《生万物》以2.89%的收视率成为本季度最大黑马,位列Q3收视冠军;紧随其后的是近期完结的《灼灼韶华》,收视率达2.85%,位居第二;仍在更新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则以2.33%的收视率稳居第三名。
从年度对比来看,2025年央8的收视成绩较近两年实现显著跨越。以2024年央8晚间时段数据为参照(年度冠军《我是刑警》收视率为2.81%),2025年上半年《六姊妹》即以3.59%的收视率刷新纪录,《北上》(2.84%)也接近去年冠军水准;进入暑期档,《生万物》(2.89%)、《灼灼韶华》(2.85%)等剧集的收视表现更全面超越2024年TOP10中的多数作品。整体来看,央8在头部内容的收视高度与平台整体竞争力上均迈上了新的台阶。
这一系列进步并非偶然,实质上是央8五年来持续推动内容转型的结果:从以往“家庭伦理剧为主”的传统布局,逐步转向“主旋律+类型化”的多元题材矩阵。这一调整在稳住传统收视基本盘的同时,又通过题材创新拓展了新的收视空间,完全契合电视剧行业“精品化、头部化”的发展趋势。
央8的年轻化探索首先体现在题材类型的梯度拓展上,实现了从早期“试水型补充”到后期“矩阵化布局”的转变,逐步贴近年轻观众的内容偏好。
2021年转型初期,平台仍以家庭伦理剧为主,但《扫黑风暴》《叛逆者》已展现出破圈意图——前者依托真实案件改编弱化主旋律的“说教感”,后者借谍战叙事中的青年成长线吸引年轻观众,“强情节+现实关联”成为该阶段的主要路径。
2022-2023年,央8进入题材扩展的加速期,“主旋律+类型化”策略逐步成熟:《警察荣誉》以基层民警的日常重构公安题材,贴合年轻群体对“真实职场”的共鸣;《对手》将谍战情节融入都市家庭语境,凭借立体化的反派角色引发有关“人性深度”的广泛讨论;2023年的《狂飙》更是以扫黑题材为框架,嵌入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以多线叙事和强情节张力满足观众“沉浸式追剧”的需求,并推动平台收视天花板突破2.5%。
2024-2025年,央8进一步呈现出“全品类覆盖+细分赛道深耕”的特征。《南来北往》以火车空间串联公安题材与青春叙事,有效规避题材同质化;2025年的《藏海传》以强情节权谋突破历史剧的厚重传统,《生万物》借青年角色激发Z世代对农村题材的关注,《以法之名》《扫毒风暴》则精准对接观众对“烧脑剧情”偏好,逐步构建起多类型吸引年轻受众的内容格局,也与行业“类型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演员阵容的年轻化配置,也逐渐成为央8吸引年轻观众的另一个关键策略。五年间,平台逐渐形成“老戏骨压阵+年轻演员引流”的稳定搭配模式。
2021-2022年为“试探阶段”,流量演员多以配角身份嵌入剧集。例如《扫黑风暴》中张艺兴带动初始关注度,孙红雷、刘奕君保障表演质感,初步验证“流量+戏骨”模式的可行性;《警察荣誉》启用张若昀、白鹿担纲主演,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到了2023年,央8在选片时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年轻演员的戏份与适配度同步提升。《梦中的那片海》中肖战、李沁的青春特质与知青角色年龄契合,在借助演员号召力吸引关注的同时,贴合了人物特质;《南来北往》中丁勇岱与白敬亭的代际搭配,既保留题材的厚重感,也通过年轻演员构建观剧入口,该模式逐渐成为常态。
2025年,央8在选片上更为主动,积极以演员影响力撬动市场关注。选择了杨幂主演的农村剧《生万物》,其角色转型本身成为话题,爱奇艺官方用户画像统计,该剧25-35岁观众占比达54%;杨紫、胡歌主演的《生命树》,在筹备期已引发年轻观众期待。
从受众反馈看,央8的年轻化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年轻观众占比持续上升。骨朵数据显示,《藏海传》18-34岁年轻观众占比达62%,《扫黑风暴》播出期间也引发年轻群体广泛热议,均证明部分剧集已成功穿透年轻圈层。
一些题材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但亦未失去传统类型的高收视。如传统的大女主商战剧《灼灼韶华》80%以上的观众都在24岁以上,但一路冲到年度收视之冠,保持了央视对中年观众的吸引粘度。
从行业视角看,央8的年轻化路径具有鲜明的“平台特性”:未放弃家庭伦理、年代传奇等传统基本盘,而是通过“传统题材年轻化表达”与“新兴题材精准布局”的双线策略,在稳固中老年观众的同时挖掘年轻增量。
这种“渐进式改革”既避免了转型期可能出现的收视波动,也为传统电视媒体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相较于网络平台的“原生年轻化”,央8更注重构建“跨代际共鸣”,在主流价值的框架内寻找与年轻观众的情感锚点,这正是其探索路径的核心特质。
历经五年改革,央8在剧集选择上形成鲜明的风格标识,其审美体系可概括为“主流价值+类型创新+品质表达”,既跳脱出传统央视频道较为单一的厚重基调,也与爱优腾芒等网络平台形成显著分野,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焕发出持续的市场活力。
从选题偏好看,央8的内容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价值表达上,坚持以正向叙事为核心;其二,在类型覆盖上,在延续年代剧、涉案剧等优势赛道的同时,纳入年轻向题材;其三,在内容品质上,偏好顶尖主创与扎实剧本结合。
这种风格辨识度高且稳定,既非单一的主旋律宣讲,也非盲目追逐热点,而是将主流价值融入类型化叙事,实现思想性与观赏性平衡。2025年“大剧看总台”片单均延续了这一创作逻辑。
相较于爱优腾芒的“快速迭代”,央8的“渐进式转型”为其他传统媒体提供了有益参照——吸引年轻观众,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原有观众。类型稳步拓展,可逐渐形成一片新的天空。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