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西多地遭遇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受灾严重。自治区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专项行动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严格依照《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指南1.0》及其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广西应急广播体系作用,落实加强与各级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的信息联动,精准及时播发防汛救灾预警、救援及灾后恢复类应急信息。
广西各有关市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序完成应急广播信息播发工作,提醒群众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防范暴雨及次生灾害,并引导群众科学开展防灾避险。
面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区各级广电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广西应急广播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应急广播纳入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应急广播“建管用融”,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防汛救灾中的服务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梧州市自8月2日起已累计发布最新气象信息及防灾抗灾指引等应急广播信息58条,提醒人民群众重点防范山洪和地质灾害。苍梧县通过应急广播预警,在河水即将漫过堤坝涌入民房前及时引导群众撤离,成功帮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藤县通过应急广播向全县17个乡镇、302个村进行紧急播报,覆盖人口达70多万人,为当地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防汛救灾支撑。
北海市铁山港区播发台风预警信息覆盖全区3个镇、44个村(社区)、547个自然村(街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增强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助力各项防御措施扎实落地,台风“韦帕”影响期间,辖区内4175艘在港船只全部完成加固处理,166名近海养殖人员全部撤离上岸,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及2处风险区域的13名群众顺利转移,危破房、低洼地带简易房住户及户外施工作业人员1127人实现应转尽转,全面筑牢台风防御的安全防线。
为积极应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类灾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区广电局与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自6月1日起至9月30日联合开展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2025年)专项行动,明确了应急广播在不同预警级别下的播发频次与内容重点,充分发挥应急广播覆盖广、传播快、受众面大的独特优势,全力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自治区广电局与应急管理厅密切配合,加强与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各类防汛救灾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广大群众手中,一旦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洪涝等灾害预警,应急广播系统立即响应,第一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相关受灾区域。
为确保应急广播的有效覆盖,自治区广电局对现有各级应急广播平台进行了全面排查与维护,保障传输通道畅通、可靠。重点排查城镇社区、乡村人口聚集区,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风险区等点位应急广播设施风险隐患,切实打通防汛救灾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如此,为了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应急广播还采用了多种语言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防汛知识、避险方法等内容生动地传递给广大群众。
防城港防城区通过应急广播平台向全区各乡镇(街道)滚动播报暴雨预警信息,提醒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并同步发布强降雨期间防汛工作提示,助力农业防灾减灾。8月5日至6日期间,应急广播累计播报12条次,覆盖群众约10万人。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城港东兴市通过应急广播系统及时播发气象、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暴雨、台风等预警信息,在台风“韦帕”影响期间,借助京岛风景名胜区的广播点位,迅速发布暴雨预警等信息,指挥游客安全撤离海滩周边区域,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广西应急广播成效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报道,报道中,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农孟松说:“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我们将紧盯灾害天气对重点区域、行业的影响,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为灾害防范应对争取更长时间窗口。充分利用广电大喇叭等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快速精准传播能力。”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