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这家县融何以连续两年收入破亿元?

导语:目前,清新区全媒体矩阵粉丝量达113万,为全区常住人口的179%,2023年、2024年营收连续突破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本文作者:郭全中)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位于粤北山区,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344亿元,常住人口63万。近年来,清远市清新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的定位,从政策、资源、人才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制定出台《清新区融媒体中心2.0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区内的广播、电视、网站及“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统一归口融媒体中心管理运营,支持清新区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承接智慧城市建设和文旅项目运营。目前,清新区全媒体矩阵粉丝量达113万,为全区常住人口的179%,2023年、2024年营收连续突破亿元大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清新区融媒体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探索出一条特色的山区县融发展路径。

完善体制机制 激发县融活力

  清新区融媒体中心把融合发展当作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探索新模式,构建新机制,打造新体系,以主动权赢得话语权,以传播力释放影响力。

  一是当好主力军。清新区融媒体中心通过重构优化人才队伍,打造传媒主力军,为深度融合提供由内而生的有力驱动。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轨运行模式,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施全员竞聘上岗与绩效薪酬体系,开展绩效优化和人力资源3P(Position职位、Performance绩效、Pay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合理评估岗位价值并设置25个岗位级别和20个能效级别,通过合理的职位体系,出台了招聘管理办法、员工薪酬异动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优化组织架构,促使人员向专业化转型,着力培育复合型应用人才。组建“讲好清新故事·百名记者在一线”融媒轻骑兵,由50名一线记者、36名清远市乡村新闻官以及14名清新发布签约摄影师构成,构建起区镇村三级联动宣传网络。通过乡村新闻官与记者紧密合作,围绕本地重点工作和资讯,创作了大量贴近群众的优秀融媒体作品,让主流声音成为“顶流”,正能量获得大流量。

  二是守好主阵地。守好基层主流舆论阵地是县级融媒的立台之本,清新区融媒体中心紧紧抓住新闻主业主阵地不动摇,按照“能整尽整”原则,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广播、电视等多元终端,统筹网、端、微、屏资源,深化平台账号融合,全媒体矩阵从单一电视屏幕扩展到抖音、快手、微信等多个平台,粉丝量达113万,实现传播矩阵覆盖全区人口179%。通过流程创新,重塑生产体系,做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实现原创视频量、全网播放量“双提升”,年均产出新闻作品超1万条,涉民生类新闻占比超60%。通过整合多元资源,优化传播路径,让精彩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挺进主战场。积极投身媒体变革浪潮,清新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通过成立“AI工作室”“短视频突击队”等方式,引入AIGC、5G直播、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出众多现象级传播案例。2024广东·清远漂流文化旅游季漂流大赛全网播放量超7.6亿,直播观看量超14万人次,有力提升了清远城市形象。运作9年的原创公益品牌栏目《天堂信箱》融入AIGC技术,实现文明传播“破圈”;原创“网安精灵”“滨小江”等数字人IP,为媒体传播开拓了更多可能,提升了传播效果。通过改革,实现从“被动发声”到“全域引导”、从“夕阳产业边缘”到“文化产业核心”的重大突破,成功在山区县融发展中突出重围。

建强融合平台 增强服务能力

  清新区融媒体中心按照“融媒+”的理念,着力打造服务平台,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综合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在引导群众中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

  一是“融媒+政务服务”。打造“易清新”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48项功能,实现“一号可办清新事、一屏可知清新情、一键智享清新生活”。该平台注册用户达38万,年服务超800万人次,覆盖80%常住人口,基层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0%,获评“全国智慧融媒精品共创单位”,成为党群沟通的“连心桥”。

  二是“融媒+社区治理”。借助数字政府项目建设契机,切入大数据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集成雪亮工程、应急广播、网格管理等功能,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治”向“智治”转变。其《构建宣传引导体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案例荣获广东省第八届“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充分发挥了媒体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融媒+百千万工程”。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凝聚智慧,汇集力量。通过数字化改造,打造“百千万工程”县级指挥调度平台、镇级要素聚合平台、村级助农服务平台。依托清新MCN机构,搭建“职工普惠超市”电商平台,开展助农直播1500余场,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700万元,形成“媒体引流—产业转化—服务乡村”三面多向互动模式,合力提升“百千万工程”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布局“媒体+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清新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深度参与城市运营,聚焦优势领域,拓展经营模式,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传媒产业的破局发展,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年年增长。

  一是市场化运作,探索“事企协同”创新机制。以“媒体+公司”双轮驱动为改革核心,做强政企服务、赛事展会等优势项目,培育数字经济、文创艺培、民宿运营等产业,年均承接政企信息化项目150项,举办商务活动策划超150场,通过“媒体+公司”拓宽了经营创收路径,自主营收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营收破亿元,初步构建起了“自我造血、反哺公益”的良性循环。

  二是多元化经营,释放县域经济新质生产力。清新区融媒体中心深度参与城市运营,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有居民宿”标杆品牌,推动民宿经济与美丽乡村结合。开发中小学生素质拓展研学实践教育,年接待研学学生3.5万人次,刷亮“研学旅游”文旅新名片。协同各文旅运营主体打造独具特色又令人耐读耐品的“诗与远方”目的地,为消费提振、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承打开了新通道,在2024年清新民宿温泉季推介系列活动中,与各平台KOL博主携手推荐清新民宿,创造单天1000+客房订单成绩,连续登上抖音民宿版第一位。

  三是专项债撬动,媒体智慧反哺惠民服务。清新区融媒体中心作为项目主体成功申报2个地方专项债共计6.16亿元,将通过“专项债投入—数字基建升级—服务能力提升—产业价值转化”的螺旋式发展模型,破解资金瓶颈,形成“产业支撑融媒、融媒服务民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文旅补短板项目申请资金3.36亿元,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包括建设文化创意演艺中心、文旅艺术孵化中心及文旅展览区,着力打造清新区文化新地标。项目已于2025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有2万平方米场地可用于文化产业发展,预计年经营收入可达1500万元以上。智慧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申请资金2.8亿元,主要用于建设600平方米融媒数据中心机房、融媒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和智慧融媒、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水务、智慧园区等行业智慧应用平台,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壮大智慧产业。项目已于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力支撑清新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数字化转型,并沉淀行业数据形成有效数据资产,预计年经营收入可达1250万元左右。(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