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天津:到2027年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

导语:行动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17项重点任务。

  天津市科技局日前牵头制定《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培育30个标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0亿级以上企业3家,10亿级以上企业25家,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形成3-4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力打造“全栈式AI”先锋城市。

  行动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17项重点任务:

  (一)夯实底层技术,提升核心能力

  1.支持算力技术攻关和平台建设。推动安全可靠底层技术攻关。建设高性能智能芯片研发平台,支持CPU、GPU/DCU等核心芯片研发与迭代;支持可重构、存算一体芯片,RISC-V架构芯片,边缘计算芯片,高速通信网卡等研发;推动“云、边、端”融合的AI操作系统、AI数据库、工业软件等研发;支持自主全闪存储系统、兼容DeepSeek一体机、AI服务器等研发。推动多元化算力平台建设。支持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智算平台、“超算+智算+存储”融合算力平台建设;鼓励算力交易中心开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力监测调度先行先试任务;超前布局“空天计算”。

  2.加强核心算法技术研发。推动前沿基础理论研究,支持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感知算法、大模型训练架构等基础算法研究;支持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应用安全等技术的研发;巩固脑机交互技术优势,推动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多模态大模型、垂类大模型、轻量化模型研发应用,鼓励基于开源算法、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二次开发;支持人机协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无人机群体智能、虚拟/增强现实、区块链等场景应用技术的研发。

  3.构建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数据集,鼓励数据采集、处理、应用、质量管理等标准规范制定,聚焦行业应用,推出一批高质量开放训练、标准测试数据集和语料库,推动构建“AI合成数据集”。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建设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提供数据归集、清洗、存储、管理等基础共性服务,依法有序推进数据资源确权、开放和流通。积极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推动智能化标注工具的研发应用,打造以自动化、高端化为特色的数据标注公共服务平台,挖掘释放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需求,推动建设数据标注基地或聚集区。

  (二)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

  4.“人工智能+”科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材料分析、合成生物、新药研发等领域应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智能科研辅助工具和特定领域专用模型的研发及算法软件化、产业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接入DeepSeek大模型;支持开展高通量材料计算和材料数据库建设。

  5.“人工智能+”制造。支持仿真模拟、质量分析、检验检测等垂类模型的研发,培育一批工业垂类模型,打造技术成熟、易于部署、便于运维,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栈式AI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工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质量管控等制造业各环节广泛应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

  6.“人工智能+”医疗。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发展、药品研发、医学科研等方面,积极推进我市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通过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效率。鼓励支持医疗健康领域大模型研发应用。持续做好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卫生健康)工作。

  7.“人工智能+”康养。支持建设天津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全国首批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推动脑机交互、具身智能、智能穿戴等产品在养老、康复治疗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医养结合的智慧化康养机构、社区建设,提升智能移位机、康复护理床、康复器械等康养产品的智能水平和安全性。

  8.“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构建多模态教学资源库,支持满足多学科教学的师生虚拟智能体助手、智能研修平台、数字人助教系统推广应用;加快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鼓励智慧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

  9.“人工智能+”城市。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智能规划、城市安全等领域智慧平台,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推进大模型技术、数字人技术、智能客服技术在城市治安、法务、人力资源、家居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体系。

  10.“人工智能+”交通。进一步开放真实环境路测,推进智能路侧设施和测试场建设;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车、物流卡车等场景落地应用;推动铁路、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云智融合建设;支持建设港口“智慧大脑”,发展港口智慧物流;支持构建绿色港口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开展港口大气环境智能监测与污染精准控制。

  11.“人工智能+”文旅。支持开发基于大模型的旅游推广系统,拓展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智慧景区、智慧博物馆,发展智慧导览、VR/AR沉浸式导览、云展览等应用场景;支持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打造智能驱动型数字人,促进文生视频等内容生产和传播手段现代化。

  (三)开辟发展新路径,推动产业集聚

  12.培育产业新赛道。聚焦具身智能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本体、传感器、灵巧手等关键领域研究;支持“机器人+大模型”融合发展;推动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研发应用。聚焦专用设备领域,支持化学机械抛光、离子注入、集成电路封测、高端键合等专用设备研制及迭代;支持产学研联合,推动工业母机智能化提升。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支持直升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相关配套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

  13.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孵化一批科技属性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认定一批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创新活跃、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科技领军企业,推荐一批重点企业入选国家方阵。吸进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企业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来津发展。

  14.统筹区域差异发展。以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为牵引,建设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和平园打造“垂类大模型”聚集区;支持滨海高新区、经开区、津南区、南开区打造“人工智能技术供给区”;支持滨海新区、武清区、河北区打造算力产业聚集区;支持西青区、宝坻区、东丽区、津南区建设智能网联产业集群;支持滨海新区、北辰区、西青区推动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支持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展“智慧城市”的应用示范;支持静海区、河西区、河东区开展“人工智能+康养”的应用示范。

  (四)强化要素供给,构筑发展生态

  15.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谋划建设晶圆级集成创新平台,争建国家脑机接口技术创新中心。谋划布局人工智能中试基地、软件开源社区等生态支撑平台。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国家级应用示范平台做实建强,形成一批标杆级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场景。

  16.推动多元化金融服务。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一批面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天使、创投、产业基金,强化对人工智能企业、产业的金融资本支持;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研发面向中小企业场景创新的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推动场景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人工智能企业申报“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和“两重”“两新”项目;发挥市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推出“算力券”补贴政策;鼓励各区加大对人工智能项目的扶持力度。

  17.强化人才引育。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增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和学院;推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与大模型企业合作建设大模型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探索形成大模型应用实习实训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交流引进,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给予支持,支持新引进来津就业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申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