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上线短剧频道,澎湃新闻 “+” 了什么

导语:澎湃新闻于2024年9月发起“剧光灯”精品微短剧共创计划,并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上线短剧频道。

  (作者:徐婉:澎湃新闻生态运营中心湃客运营部副总监;史训锋:澎湃新闻财经与视觉中心影像新闻部总监。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3月号,原标题为《迭代“娱乐快消品”    打造“文化新坐标”——澎湃新闻短剧频道的创新实践》。)

  导读

  2025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启动“微短剧+”行动计划,旨在激发创作活力、拓展应用场景、培育新型商业模式,赋能千行百业。在政策红利与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下,主流媒体纷纷进军微短剧市场。

  在这一新赛道中,主流媒体如何既打造爆款内容“破圈”传播,又实现商业价值持续攀升?“全媒体探索”邀请专家学者、业界先进撰文,探讨让“微短剧+”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引擎的路径策略。

  数字时代,视听内容的消费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用户的注意力愈发碎片化,对于内容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微短剧以其短小精悍、贴近生活、传播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重要内容形态。

  《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用户规模达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微短剧行业的蓬勃生机,也预示着其在未来视听内容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纷纷开始探索入局微短剧行业的可能性。澎湃新闻于2024年9月发起“剧光灯”精品微短剧共创计划,并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上线短剧频道。

  作为澎湃本轮系统性变革的一部分,澎湃新闻的入局不仅是对微短剧行业的积极探索,也是澎湃新闻致力于以创新内容供给强化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定位,加强“新闻+服务政务商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其他主流媒体在微短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核心理念与定位

  近年来,国家对微短剧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上海市也于2024年6月出台9条硬措施推动微短剧全产业链发展。在政策赋能下,澎湃新闻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探索微短剧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1月21日,澎湃短剧频道正式上线,并同步启动“中国梦  新征程”优秀微短剧迎新春展映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汇聚优质微短剧资源、引领行业潮流的全新板块,这是澎湃新闻在“新闻+服务政务商务”一体化发展战略框架下,强化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定位的重要探索。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指出:“坚守内容为王和价值引领的媒体初心是主流媒体的立身之本,强化全场景的核心内容供给是主流媒体的责任所在。”系统性变革不仅是内容产品的迭代,更是对媒体认知的再深化和企业运行内核的重构。澎湃新闻短剧频道坚持精品化、多元化与市场化的核心理念,其定位不仅涵盖内容传播,更包括微短剧的创作、推广、评价等全产业链服务,推动微短剧“次品→产品→作品→精品”的迭代升级。这一创新实践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赋能下推进内容生态重构的生动范例。

  以精品化、多元化构建开放的内容新生态

  澎湃新闻短剧频道秉持多元化与精品化的核心理念,旨在精心打造一个涵盖微短剧作品、深度报道、权威政策解读、专业剧评以及行业前沿分析的综合性内容矩阵。这种布局不仅要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更通过高品质内容的持续输出,提升平台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为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精品剧集展映

  澎湃新闻短剧频道凭借对内容品质的严格把控,致力于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视听作品。在内容筛选上,坚持价值观导向,确保上线剧目传递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核心价值理念,同时注重创新性和艺术性的融合,积极倡导微短剧在叙事策略、技术应用和题材拓展等方面的探索与突破。

  2025年1月21日至2月12日,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澎湃新闻短剧频道以“看微短剧  品中国年”为主题启动了“中国梦  新征程”优秀微短剧迎新春展映活动,发布了17张开机屏,总曝光量超过6748万,点击量约200万,有效提升了活动影响力;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展映的14部优秀微短剧,涵盖爱情、家庭、职场、教育、社会、非遗等多个领域,紧扣社会热点,多角度展现普通人的奋斗与成长。这些作品不仅呼应了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同时,秉持开门办网的方针,澎湃新闻发挥媒体擅长的品牌宣发与资源协同能力,以开放的合作方式吸引微短剧行业头部平台与机构资源加入,如抖音、红果短剧、快手、华策影视、点众短剧、九州文化、容量短剧、听花岛等,在新闻报道、短剧播映和市场化合作方面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共赢途径。

  (二)行业报道与评论

  除了精品剧集展映外,作为主流媒体,澎湃新闻同样注重行业报道与评论的策划和传播。澎湃新闻短剧频道通过整合文体与思想中心、财经与视觉中心等部门的原创报道以及湃客创作者平台上入驻“自媒体”账号的优质稿件,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内容矩阵。自上线以来,频道累计发布稿件近400篇,总浏览量1.25亿,充分展现了其在微短剧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1.原创特色报道

  原创栏目《微短剧之辩》聚焦微短剧行业的发展趋势、创作特点及市场地位,通过数据、案例和政策解读,剖析其情绪价值、题材创新和用户需求等问题,引发行业思考。近期文章《春节档院线重振雄风,揭示短剧的主场在日常》分析了2025年短剧春节档的表现,指出短剧的核心优势在于“情绪密度、信息密度、情节密度”,而非传统影视的特效审美与深度主题。然而,春节档期间,短剧的这一优势被院线电影的特效、深层主题和明星阵容所掩盖。

  又如,短剧推荐栏目《短剧迷》专注于为观众定期介绍热门短剧,通过剧情解析、演员表现评价和导演手法分析,帮助观众快速捕捉短剧亮点。同时,结合权威数据呈现短剧市场动态,兼具实用性和专业性,堪称短剧爱好者的观影指南。这些栏目和专题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全面、深入的微短剧行业信息和分析,还推动了行业内的交流与互动。

  2.“微短剧跨年关键词”专题

  2025年以来,澎湃新闻短剧频道持续更新“微短剧跨年关键词”专题,陆续独家专访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等近10位业内权威人士,聚焦微短剧行业的年度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

  冯胜勇认为,2024年微短剧行业的发展可以用“赋能、升级、反哺、跨屏、规范”5个关键词概括。微短剧在内容创新和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面临内容同质化、平台监管压力以及商业化与创作质量平衡的挑战。他强调,国家广电总局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微短剧从“次品”向“精品”迭代升级,助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陆先高则指出,微短剧市场正在从“娱乐快消品”走向“文化新坐标”。题材风向已从甜宠逆袭转向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现实主义题材;技术革命中,AI成为创作伙伴,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他强调,未来微短剧行业需进一步强化内容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专题特别融入了数据新闻内容。《2315部微短剧剧名分析:“归来”居首,“总裁”退潮》一文,通过对2024年2315部微短剧剧名的分析,揭示了微短剧在题材、内容和商业模式上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这些报道共同呈现了当前行业的发展态势与关键特征,为行业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与启示。

  3. AI共创《微剧评》专栏

  上线一个月之际,澎湃新闻短剧频道携手《有戏》栏目推出《微剧评》专栏,旨在通过与高校专业力量合作,并借助澎湃新闻派生万物大模型和DeepSeek开展AI共创,聚焦不同类型与题材的热播微短剧,打开微短剧文艺评论的新视角。例如,针对非遗题材微短剧《锦衣巷》,作者指出该剧以“重振老巷”为主线,将皮影戏、川剧变脸等非遗元素融入现代叙事,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突围路径,但其叙事结构松散、情节碎片化,也反映出微短剧创作“重流量轻叙事”的问题。

  《微剧评》还关注了AI技术在微短剧创作中的应用。例如,作者认为《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作为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展现了AI在故事架构和视觉呈现上的强大潜力,但也反映出其普遍局限性。该专栏深入剖析剧集的艺术价值与创作得失,旨在为微短剧创作者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同时为观众带来深度解读作品的机会。

  对外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校媒联动微短剧共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于乡村建设与发展,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生力军。2024年,澎湃新闻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五所高校,共同开展了“2024澎湃中国乡村振兴调研行”活动。活动期间,80多名师生在暑假奔赴全国各地,走进乡村一线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以及返乡创业青年的真实故事。

  基于此次调研成果,澎湃新闻于2024年国庆期间推出《百村安居图·第4季:村里新来的年轻人》专题报道,以微短剧形式聚焦返乡创业青年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例如,《超男归来》讲述的就是超男在大都市生活的不如意,回到家乡后重新寻找人生方向的故事。

  2024年年终之际,该系列进一步推出《车轮》专栏,集中呈现了31集系列短视频以及对13名原型新闻人物的深度报道,特别收录了报道背后的师生实践手记。通过这种深度合作模式,澎湃新闻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微短剧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媒体在乡村振兴主题报道中的创新与发展。

  (二)“剧光灯”精品微短剧共创计划

  2024年9月,澎湃新闻联合上海上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等五方发起“剧光灯”精品微短剧共创计划,意图打造涵盖剧本创作、制作拍摄、审查审核、播出推广、投流与融资等全产业链的微短剧行业服务伙伴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澎湃新闻短剧频道希望进一步成为“剧光灯”共创计划各方共聚的平台,以聚合创作力量为目标,立足上海资源,面向全国,放眼海外,开展多样化的剧本创作、现实题材征集与出海活动,推进微短剧的精品、优品、新品创作与播映,打造优质微短剧品牌项目。

  澎湃新闻也拟在不同的细分赛道进一步推进微短剧内容生态的建设。一方面,计划联合七猫免费小说等平台,开展现实题材微短剧剧本创作征集大赛;另一方面,也在酝酿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起精品微短剧“百剧共创计划”,通过资金共投、宣发赋能、资源共享等共创方式,孵化百部精品微短剧,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优质内容矩阵,推进精品微短剧品牌项目建设。

  此外,澎湃新闻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探索新的叙事方式、题材和表现形式,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观看需求,并积极探索运用AI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微短剧的制作、风控的效率和质量,为微短剧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评价体系搭建及商业化变现

  在微短剧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澎湃新闻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对高质量内容的迫切需求,积极联合业内权威专家、顶尖研究机构以及专业数据平台,致力于推出一套精品微短剧的评价指数。该评价体系将以内容、制作与创新为核心,通过科学、严谨的指标设计和多维度的综合评估,为微短剧行业树立起一套权威、客观且具有指导性的评价标准,助力行业迈向精品化、高质量发展。

  同时,澎湃新闻短剧频道正在研究通过付费观看、品牌定制微短剧、办会等模式,探索微短剧内容生态的商业化变现,更好地服务于打造自主可控的主流媒体平台。

  结  语

  澎湃新闻短剧频道的上线,是主流媒体在微短剧行业深度布局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研究适合主流媒体定位与特色的微短剧频道发展路径,通过多元化的内容供给、全产业链的合作探索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建设,澎湃新闻希望能推动微短剧行业的精品化发展,也为行业的健康生态构建探索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