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有关人才结构、就业趋势,《2025微短剧从业者生态调查》发布

导语:微短剧从业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根据调查,超7成受访者的年龄在30岁以内,以00后(47%)和95后(24%)为主。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选择,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并逐渐成长为内容产业的重要分支。其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影视业态的成熟,也对就业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前程无忧51Job与DataEye联合发起《2025微短剧从业者生态调查》,呈现行业人才结构、就业趋势及挑战,以期为企业决策者、行业研究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超7成从业者不足30岁,年轻化与高流动性并存

  微短剧从业者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根据调查,超7成受访者的年龄在30岁以内,以00后(47%)和95后(24%)为主。

  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占据主流(51%),其次是专科及以下(36%)。反映出行业对学历的包容度较高,为不同背景的人才提供了进入机会。

  然而,年轻化与高流动性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调查显示,41%的受访者会在1年内更换工作,27%在1-2年内调整职业路径。

  相比传统影视行业,短剧行业的人才流动性更高。这种更新既是行业发展迭代的动力,也可能导致经验积累不足、团队稳定性欠佳等挑战。

  此外,跨行业人才流入意愿较高,近半数受访者曾从其他行业转入短剧行业。主要来源包括传统影视(45%)、互联网(30%)、广告媒体(19%)、游戏(14%)等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为主。

  一位程序员转型的投手表示,“写代码和投流量的底层逻辑都是算法。”这一趋势说明短剧行业对多元化技能的需求正在扩大。

  “跨界者”选择进入短剧行业的主要原因包括:收入潜力高(61%)、对影视行业的兴趣(45%)以及看好行业趋势(40%)。

  此外,灵活工作时间(32%)、较低入行门槛(22%)也是吸引从业者的重要因素,这与短剧制作周期短、初期投资门槛较低的特点吻合。

  从业城市相对集中  薪酬分布并不均衡 

  在工作城市的选择上,新一线与一线成为首选,分别占比44%和41%。具体来看,从业者的地域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尤其是浙江、北京、广东、河南和陕西这五个地区。

  它们的从业者人数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这与当地的文化氛围、政策支持以及影视产业的发达程度有关。

  浙江依托于横店影视城,汇聚了大量短剧从业者;北京作为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和人才储备;广东以其投流分销中心的角色,吸引了众多跨界短剧从业者,形成了独特的行业生态。此外,河南和陕西也在短剧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从业者的重要聚集地。

  微短剧行业参与主体多元,涵盖版权机构、制作机构、平台类公司、投流公司、MCN机构等。从收入水平看,行业岗位薪资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多个工种平均月薪超过10000元。

  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统计,主编、投放、制片、编剧岗位的月最高工资中位数分别为30000、20000、16500、15000元,反映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高度需求。

  微短剧正处于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规范化的转型中,薪酬分布并不均衡。

  此次调查中,39%的从业者表示“收入稳定且盈利可观”,39%的人表示“收入尚可但利润较薄”,但另有22%的人面临“收入波动大且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市场虽然在扩张,但资源与收益分配仍存在较大落差。

  岗位分布多元化  海外市场人才紧缺 

  微短剧行业的岗位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通过51job.com上的公开在招岗位信息可以发现,运营、编剧、投流、演员等岗位需求量较大,百人规模以上影视/出版企业有十余至百余不等数量的在招岗位,并提供年假、保险、培训、餐补等各种形式的福利和激励政策。

  随着短剧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前程无忧职场顾问表示海外方向人才紧缺,比如双语剪辑师、海外策略专家、欧美文案策划等。

  根据《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预测,海外月均短剧用户规模将达2亿至3亿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美元水平。

  调查显示,44%的受访者从事投手、运营、数据分析等“流量运用”层面的工作。内容创作方向的从业者比例也不在少数(27%),包括编剧、导演、策划等。

  其他一线从业者占比接近30%,这一群体包括了技术支持、现场工作人员等多种角色,Ta们在短剧的制作和运营中扮演着基础而关键的角色。

  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各自的技能要求。例如,编剧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创意能力,导演需要掌握影视语言和团队管理能力,演员则需要具备表演技巧和镜头感。而投手、运营等岗位则更注重数据分析能力、市场敏锐度和营销策划能力。

  42%的从业者缺乏职业安全感 行业抄袭现象普遍 

  微短剧从业者表现出较高的职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分别有37%和19%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Ta们可能在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也有超过4成的人表示“一般”(37%)甚至“不满意”(7%),对当前工作状态的认可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谈及行业困境,抄袭现象普遍(50%)、福利待遇低(41%)、账期长回款慢(35%)等问题尤为突出。

  北京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爆款团队往往临时组建,项目结束即解散。”这种打零工式的状态,使得42%的从业者缺乏职业安全感。

  在访谈过程中,某位演员说起行业潜规则“拍话剧的看不起拍电影的,拍电影的看不起拍电视剧的,拍电视剧的看不起拍短剧的。”对微短剧的不屑在影视行业内并不少见,据调查,21%的人遭遇职业歧视,被认为不正规、缺乏认可度。

  在从业者看来,行业最大挑战在于内容创新不足和抄袭严重(60%),这反映出行业对优质原创内容的迫切需求。

  接受调研的编剧称,“有些公司追求短期流量,采用相似剧本模式,导致市场同质化严重。”此外,人才流动性大(56%)可能导致项目不稳定和经验流失。

  43%的受访者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其中监管是重要因素。而39%的人则非常看好行业前景,认为短剧行业将持续增长。

  在分析师看来,“行业逐步实现规范化,那些企图捞快钱的人将被自然淘汰,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探索出更多元的商业变现模式。”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