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印发

导语:到2027年,全省一体化数智平台更加集约、七大领域效能全面提升、五项统筹机制高效协同、公共数据要素价值一体释放,统筹集约、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据赋能的“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基本建成。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发〔2025〕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

  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深化数智赋能,聚焦政府治理服务数字化、标准化、平台化、精准化,加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领域构建政府数字化运行新形态,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为先,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引领,到2027年,全省一体化数智平台更加集约、七大领域效能全面提升、五项统筹机制高效协同、公共数据要素价值一体释放,统筹集约、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据赋能的“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一系列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慧化应用场景,助推省域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二、夯实一体化数智平台支撑

  (一)强化共性基础支撑。坚持统筹集约,完善政务“一张网”“一朵云”一体化支撑能力,提升云网功能、性能和调度管理能力,提高整体服务保障水平,健全灾备保障,探索算力、网络融合建设。完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规范视频感知等资源管理,持续加强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等共性能力建设,推动各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二)强化多跨业务支撑。建设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多跨业务中台”,支撑各类事项统一配置、路由智能分发、业务协同办理。推动各行业各领域事项上“中台”,实现跨层级条块贯通、跨部门协同联动、跨地域整体智治。依托“多跨业务中台”,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可复制,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复用”。(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三)强化人工智能支撑。统筹算力资源、基础大模型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利用“开源+闭源”大模型,集约建设“人工智能中台”及多模态数据集,构建一体化基础大模型服务体系,加强规范化、便利化人工智能能力供给。各级各部门、单位按需构建行业及场景大模型,打造一批具备行业及城市特色的智能体应用。(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三、助力七大领域数智化效能提升

  (四)助力党建工作效能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运用系统方法和数字化手段,重塑业务流程,实现各层级一体推进、步调一致、高效协同、整体提升。建设全省统一的督查信息系统,推动督查工作质效提升。着力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助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打造覆盖全业务、贯穿全流程的干部管理一体化平台,提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打造宣传思想文化智慧大脑和各类智能化业务应用。建设全省统战信息化资源体系,提升数字统战服务水平。围绕宣传思想文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形成一批智能化多跨综合应用。(牵头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直有关部门)

  (五)助力经济调节效能提升。健全经济社会数据指标体系,完善经济社会数据库,强化数据挖掘分析,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精准调控、民生精准保障等提供智能化支撑。推动经济调节系统建设,实现重点行业监测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用好“选择山东”云平台,通过各类数据“汇、治、用”,为精准招商提供数智支撑。(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统计局、省大数据局)

  (六)助力智慧监管效能提升。建好用好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供有力数字化支撑。完善自然资源、工程建设、卫生健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市场秩序、交通运输、消防管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实现全流程协同管控、风险智能研判、及时预警处置。加强监管数据与公共信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等数据协同共享,探索以企业码(信用码)为载体,推动企业“精准画像”,支持基层便捷应用,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省行政执法与监督一体化平台、省“双随机、一公开”平台,推出全省“涉企联合检查一张网”,推动各级各类涉企监管事项高效协同开展。(责任单位: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消防救援总队)

  (七)助力社会管理效能提升。健全数字法治体系,加强数字法治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探索矛盾纠纷线上化解模式,推动实现政法工作智能化,提升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增强全省社会治安维稳、政法舆情分析等能力。开展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建设,建立房屋建筑“落图+赋码”机制,着力实现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养老、困难群众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牵头单位: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省民政厅、省大数据局,责任单位:省直有关部门)

  (八)助力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范围。升级打造企业(个人)专属数字空间,以数据资源为支撑拓展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一码、一卡、一证、一照”应用场景体系,着力打造更优政务服务业务生态。依托“鲁通码”,全领域深化“无证明之省”建设,积极推进跨省电子证照共享,实现“免证办”“跨域办”。升级“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视频帮办”系统,强化照片、文件等过程材料共享共用,推动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直达”。加强线下“办不成事”窗口、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我要吐槽”专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领导信箱等诉求办理渠道联动处置,推动企业群众诉求便捷、高效办理。打造政务服务“智能问答”“12345”市民热线智能助手、“鲁惠通”政策精准推送等场景,提升智能化办事体验。(牵头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

  (九)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效能提升。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数字资源共享应用,推动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业务综合集成、闭环管理、全面贯通。推进“双碳”综合数字化应用建设,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优化自然资源二三维“一张图”,打造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慧中枢。分步实施全省不动产登记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推行统一标准、统一服务。优化完善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实景三维山东”,打造一体化时空数字底座,形成“卫星遥感+无人机”高效协同的自然资源感知体系,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领域全面提升智能化生态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海洋局、省气象局)

  (十)助力政务运行效能提升。深入开展数字机关建设,做强做优“山东通”,持续推动机关内部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实现机关内部高频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办理。推动机关业务数字化流程再造,探索推广智能搜索、公文辅助、政务数字人等智能化应用场景,进一步精简办文、办会、办事流程。深化“齐鲁智脑”建设应用,完善监测管理指标体系和可视化智能调度体系,提升动态监测和趋势研判能力。统建“齐鲁一表通”,打造“一账一池一平台”,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打造“数字机关”智能助手,提供公文智能写作、政策文件解读等共性支撑能力,提高机关办公工作效率。(牵头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大数据局)

  四、完善五项统筹机制

  (十一)加强规划统筹。统筹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和公务人员等用户需求和各级各部门、单位履职需求,一体推进业务规划和数字化规划。各级各部门、单位以业务职责清单为牵引,全面梳理事项清单、系统清单和数据清单,实现“四项清单”关联管理。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全省范围内同标准、无差别办理。构建结构清晰、协调配套、技术领先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牵头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

  (十二)加强建设统筹。坚持统筹集约、充分利旧、急用先行,按照“省市主建、县镇主用”原则,强化政务信息化项目集约建设,推动全省共性项目“省级统建”,市级特色项目“一事一议”,避免重复建设。有序整合现有政务信息系统,提高应用效率。采用“总集成+开放生态”模式,加强技术共享和标准接口开放,引导专业力量负责项目咨询设计,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

  (十三)加强安全统筹。健全数字政府全领域、全周期安全防护体系,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与自主可控水平。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等制度,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塑强供应链安全,形成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数字政府安全保障专业队伍和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建设,提升全省一体化安全监测、评估、处置和防范能力。(牵头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密码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大数据局)

  (十四)加强管理统筹。加强全省各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全口径备案管理。将理清“用户需求、多跨场景、应用开发、数据共享、资金预算”等内容作为项目审核的必备条件。统筹“数字山东”发展资金,完善需求审核、预算批复、立项招标、建设验收、评估推广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牵头单位:省财政厅、省大数据局)

  (十五)加强运营统筹。深化建设与运营一体化协同,打造规范化运营标准,建立专业化运营队伍,形成体系化工作流程,提升全域全层级运营服务能力。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政府运维保障机制,健全运维制度规范,构建一体化运营运维平台体系,保障7×24小时不间断的问题响应和高效处置。(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五、一体化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

  (十六)强化数据资源管理。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构建标准统一、安全可靠、高效流通的数据资源“汇、治、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单位按照“应归尽归”原则,做好数据目录认领和数据资源挂载工作,健全数据长效运营机制。坚持“一数一源一标准”,逐步提升基础数据质量,统筹构建基础库,依据标准规范,完善主题库、专题库建设,持续丰富“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十七)强化数据流通利用。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探索“综合授权+分领域授权+依场景授权”的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授权运营模式,探索公共数据授权使用激励和收益分配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加快实现数据资产化、价值化。深化区块链、隐私计算、数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建设安全可信的公共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提高数据利用可信、可控、可计量水平。健全政务数据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数据供需对接,推动数据直达基层,形成高速率汇聚、智能化治理、规模化运用的数据共享体系。完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推动高价值数据资源安全合规开放。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赋能“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典型应用场景。(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省财政厅)

  六、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和重点应用领域专项推进机制,统筹抓好重大任务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在各级各部门、单位设立首席数据代表(官),承担推动数字政府综合改革、协调数据开发利用、统筹信息化项目建设等任务。健全数字政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开展一次评估评价。建强适数化人才队伍,各级政务人员要自觉学“数”、用“数”,切实增强数字思维和数字化应用能力。(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