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苏周到APP:建设“双平台多账号”全媒体矩阵,新媒体粉丝数超8900万

导语:今日刊发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王晓雄的文章——《苏周到APP:城市服务持续探索,数智融媒引领未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广电总局关于做强做优新媒体工作部署,近日,广电总局举办了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创作及运营培训班。“视听中国”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高质量发展--新媒体品牌建设篇”,选登部分培训创新案例,共同交流新媒体内容传播策略、运营发展模式和未来探索方向,共同探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路径。

  今日刊发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王晓雄的文章——《苏周到APP:城市服务持续探索,数智融媒引领未来》。

图片

图片

  苏州广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步构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区域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主流媒体和全国城市台排头兵。2010年至今,十四年十八度折桂中国新闻奖,连续八年获评TV地标“最具综合实力城市台”。以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苏周到”和新闻客户端“看苏州”为核心,建设“双平台多账号”全媒体矩阵,新媒体粉丝数超8900万。2020年1月,获评广电总局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2021年10月,获评全国第六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城市台为依托单位的国家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2022年,苏州广电传媒集团改革重组为市属一级国有文化企业,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兴台、产业强台”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科技+”“文化+”“广电+”融合路径,不断提升新质内容创造力、新型渠道传播力和新生用户服务力,形成媒体经营、技术服务、演艺演出、文化创意、文旅融合等多元产业格局。

苏周到APP:城市服务持续探索,数智融媒引领未来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

王晓雄

  作为苏州一张创新的数字名片,2020年11月21日上线以来,“苏周到”围绕“政务、融媒、生活”三大方向,逐步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拓展应用生态,不断完善便民功能,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智慧化数字生活场景,已成为苏州市用户下载数量最大、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移动客户端。

  通过有效整合全市生活服务和政务资源,创新应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服务个性化、智能化。目前,“苏周到”已累计上线40余个办事部门、624项服务应用,各类服务调用超125亿次,用户规模超2447万,实现了全市人口全覆盖。作为城市超级客户端,自然人只登一个APP,就能办成“一件事”,了解“一座城”,更能乐购“苏工”与“苏味”,感受苏式服务的“周全”“到位”。

  “苏周到”先后荣获“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创新峰会”“2023年全国十大引领型案例”和“智慧中国年会”“2023数字政府特色评选创新案例——公众体验优秀奖”、2024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智慧江苏重点工程、智慧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政务服务创新奖、数标指数全国典型实践50强、苏州十大民心工程等奖项。

“政务+生活”,探索苏州城市服务新模式

  创新推出“政务+生活”“一体两面”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移动端、城市服务聚集端和新闻资讯触达端“三端一体”。通过“以平台聚生态,以服务拓市场”的理念,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全民共享的数智服务生态。聚焦痛点难点,建立政务服务总入口;汇集民生资讯,打造城市新闻融媒云;围绕便民惠企,开创市场化应用服务新场景。“苏周到”持续推动媒体与大数据融合、与城市服务融合、与社会民生融合,以服务创造价值,融合实现迁跃,体现了“媒体融合”的生态建构能力。

图片

多种品类拓展,全媒内容赋能自主可控平台

  从筹备起步、上线运行至今,苏州广电负责“苏周到”的平台承建、发布运营和技术开发运维,发挥信息权威、内容优质、产能过硬的传播优势,以多形式丰富政务新闻,以多维度提升内容与功能的交互性,在内容聚合过程中做到服务聚合,实现“优质内容+刚需服务+高频应用”的创新突破。

  一是做强政经报道,多形式丰富“苏周到”政务新闻

  政务服务应用和融媒新闻内容“一体化”融合呈现,通过图文、直播、短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实现立体化宣传。苏州广电充分整合全平台优质资源,依靠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全面赋能“苏周到”。2023年上线全媒体新闻产品《直播苏州》,将广播早晚高峰交通直播、电视新闻直播和移动端直播在“苏周到”融合呈现,集纳每日热点滚动播报,增强评论、分享等交互属性,实现大小屏融合互通。电视晚间40分钟直播期间,网友可通过“苏周到”互动评论转发,日均浏览人次约50万。

图片

  二是持续“周到直播”,多元化触达用户需求

  《周到直播》以“直播态、伴随式、服务性”为核心定位,内容涵盖文化旅游、教育咨询、医疗科普、市场监管等多个领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选择。今年上半年,共完成136场直播,总时长超3200分钟,总浏览量超1.1亿次。除政务、服务类内容外,《周到直播》还基于2400余万用户,以本地文旅消费场景为依托,将“苏工苏作”手工艺品、“苏味苏香”土特农产融入直播,建立多个拥有全面生态链路,人、货、场高度匹配的生活消费服务场景,培育苏州市民与本地企业互利同惠的数字消费生态。

图片

  三是做亮文化特色,多维度提升原创IP传播力

  苏州广电移动端视频精品和优质音视频语言类品牌栏目《君到姑苏见》《面若桃花》《长忆是江南》《苏从何处来》等全面上线“苏周到”,聚合呈现“SBS影像长廊”,生动展现苏州历史文化馨香、风土人物特色和美好城市形象,集中宣推“江南文化”。依托苏州广电强大的文化媒资与IP内容孵化力,从用户需求出发,精选优质内容,开设特色产品订阅号。

  2024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苏州广电以自身内容创作和平台聚合优势为抓手,生产并制作了《一梦枕星河》《面若桃花》《虞笙有秦川》等一批“短剧+文旅+本地文化的”融合产品,并借助“苏周到”千万级平台,打造出一批文旅消费“网红目的地”和“网红文创周边”,将文旅短剧这一新质生产力与市民的文旅消费需求有机结合,助力文旅生活服务发展。

聚焦用户 做强运营,技术创新精准服务

  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聚焦广覆盖高频次的业务需求,“苏周到”积极对接各地各部门服务供给,提出并实施“一码通”支付功能,与数字人民币APP打通支付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苏周到”还通过用户画像分析,针对高频需求,推出了多项小微服务功能,如预约挂号、一键挪车等。建立高效客服团队,实行7×24小时轮班制,确保用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每个问题平均处理时间为5~8分钟,有效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2023年6月,苏州市疾控中心希望定向推广3000支疫苗,“苏周到”依托自主开发的数据分析和推荐算法,对匹配用户进行了15个组合的精准宣推,推送后不到4个小时,3000支疫苗被预约一空。

持续发力数智融媒,苏州广电一直在路上

  一是深化资讯服务,多场景提升功能交互性

  借助苏州广电的技术力量,“苏周到”紧贴市民需求,实现资讯与服务功能的超链接,围绕资讯涉及领域,结合市民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如就医、出游、求职等,从文稿可跳转至导医、导航、导购等刚需高频服务功能,实现内容即服务,增强内容资讯和服务功能的交互性,提升用户满意度。

  打造苏州广电自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底座。上线AI写作、AI作曲、AI配音、AI作图、AI剪辑等9大工具,完成了“仨城记”等20余部AI短视频。数字人“苏意”在苏州两会、全市数字化改革大会等重要场合露出。升级XR演播室项目,构建人眼可见的立体空间和精准的仿真交互环境,提供沉浸式虚拟体验,带来创新性节目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

  二是融入“智慧城市”,多维拓展服务新空间

  “苏周到”生活板块从便民、惠民、助企三个方面,致力于提供让市民满意的周到服务,并基于用户需求引导原则,紧紧围绕就医挂号、园林旅游、公交乘车等高频使用需求,延伸服务链路,成为“生活好助手”。“苏周到”还不断丰富生活娱乐体验,打造乐游苏州、金融超市、车主出行等垂类服务。上海地铁官方应用“Metro大都会”与苏州城市服务总入口“苏周到”两大移动应用平台联手,共同打造《双城记·沪苏生活圈》项目,将沪苏城市文旅资源进行整合与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数字金融功能,服务城市千行万户

  强化数字赋能金融供给,上线并优化“周到花”个人信用贷功能。充分发挥数据优势,打破原有的授信提款模式,将授信、借款、还款等操作全部整合到“苏周到”一个平台,真正实现便捷、便民,打出金融产品叠加数字化能力的“组合拳”。

  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打造服务全体市民的便民消费服务平台(商城),以严格的准入机制、灵活的市场协同吸引更多本地商业服务接入,持续提升市民生活便捷度和数字化体验感,助力本地商家本地企业发展。继续引入优质金融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小微企业、个体户、乡村农户等客群,提供可靠、便捷、安全、专业的金融贷款产品和服务。

  苏州广电借鉴“苏周到”建设运营经验,转化为智慧广电融入区域治理的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城市服务总入口+县域融媒体中心+智慧乡村(街道)的融媒格局,形成了具有鲜明广电特色的“内容生产+社会动员+技术服务+项目运营”的苏州融合样板。此外,“苏周到”还围绕“新闻+政务商务服务”,不断丰富功能,打造百姓必不可少、可亲可感的“生活助手”;积极参与工业园区、姑苏区、张家港、吴江、昆山、高新区、相城区等地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布局智慧社区,打造“住枫桥”“惠姑苏”“香雪村”等平台项目。

  作为城市广电,苏州广电下一步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部署,以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和“三大工作方向”为出发点,聚焦制约大文化、大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