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ITTC2024)”在北京天泰宾馆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菁彩视界 智享未来”。中广互联从现场发回独家报道。
大会为期两天,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主办。
当日下午的主题研讨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副局长刘朝晖主持。
主题研讨会上,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以《智能创新升级 标准支撑应用——电影科技创新实践》为题发表演讲。
图为: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
龚波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电影行业智能化升级。其中,大模型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发展、由闭源向开源发展,并且行业反哺模型发展,例如教育行业推出了网易有道的子曰、 好未来的MathGPT,金融行业推出了蚂蚁集团的贞仪、百灵,媒体行业推出了中科闻歌的雅意。
第二,摄制工具智能化升级。例如,视频剪辑软件Premiere Pro集成第三方模型插件、DaVinci Resolve根据音频片段进行智能分类、LTX Studio智能实现电影可视化预演、数字王国Masquerade3系统利用AI实现无标记点面部智能捕捉等。
第三,视听内容智能生成。例如国际的Sora、Pika、Runway、Genie、Stable video等,国内的Pixverse、讯飞智作、Etna、EMO、MagicAnimate等。
第四,AI安全与版权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世界数字技术院(WDTA)发布了AI安全标准,Glaze软件防止AI生成模型对艺术作品进行采集和训练等。
龚波还介绍了摄制与放映技术的革新。其中着重介绍了LED方面的革新。
第一,LED虚拟摄制方面。据龚波介绍,目前,我国具备LED显示屏、LED控制器、LED虚拟摄影棚建设具备技术优势与应用经验,其中,国产LED显示屏在全球LED虚拟摄影棚占比超过80%。
第二,LED电影放映系统方面。据介绍,非透声LED电影放映屏幕音频方案具有声像偏离主画面过大、音质还音效果较差等缺点,而LED电影放映系统则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均匀度好、画面无畸变,支持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一体化模块设计,节省空间方便维护,可扩展性强等特点。目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深圳市洲明科技联合研发了透声LED电影屏系列并通过了DCI检测。
龚波还介绍了我国电影技术标准向国际化的进展与一些突破。例如,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制定了ISO/TC 36 国际标准《数字影院立体放映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ISO/TC36第27次全会获得国际认可通过国家标准委向ISO正式提交提案。
最后,对于未来电影科技的发展,龚波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1、推进智能科学技术垂直应用,构建电影智能化创作生产播映技术体系,强化AI安全治理与AI技术监管,推动电影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2、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引领和保障电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中国标准国际化进程,增强国际话语权,确保各标委会、标准体系和重要标准能够协调一致。
3、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集成应用研究,在LED放映技术、国产沉浸式声音、影院直播等方向重点发力,推动建设电影国家工程实验室,强化电影行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电影科技自立自强和民族工业发展升级。
本届研讨会围绕 “5G+4K/8K+AI”科技创新的发展要求,立足 “超清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着重围绕人工智能在全媒体制播领域的发展应用与超高清全媒体传播等主题,组织1场开幕式暨主旨报告、1场主题研讨会、2场专题研讨会、1场视听科技创新成果展及科创企业参观交流活动。
据了解,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ITTC)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届31年,是我国媒体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盛会。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