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践行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把媒体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一方面做强广电新媒体自有客户端,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商业平台做强广电新媒体账号,确保在各舆论场都能发出广电最强音。随着舆论传播主战场转到移动互联网,有效打造移动客户端,成为2023年广电主流媒体融媒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点和亮点。
2023年,广电媒体积极推进客户端创新实践,聚焦打造自主可控的移动传播新平台、牢牢掌握媒体传播话语权,各级广电媒体客户端在内容创新、技术赋能、服务增值、经营创收等方面均有新突破,促进传统广电转型升级见功效。
广电主流媒体客户端坚持以主流价值引领精品化内容,同时,积极打造“年轻态”内容生态,借助高新技术激发其内容创新活力,巩固壮大了主流舆论宣传阵地。
1.强化特色优质内容
“优质内容”是广电主流媒体自有客户端的核心品牌价值,各级广电机构聚焦信源及专业优势,强化广电主流媒体与受众的连接,努力生产群众更喜爱的优质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媒体在丰富内容和强大版权资源支持下,充分发挥自身在重大活动和主题报道方面的主战场优势。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力客户端,首发首推相关时政消息,及时传播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成为引领新闻资讯和舆论场的全网信息源。创新策划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重大主题报道。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客户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首发首推35条时政快讯,引领全网报道。创新开展贯穿始终的主题教育宣传报道,成为全网信息源。云听客户端上线百名播音员主持人加盟的《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诵读版,音频总时长近46小时,广大受众边听边学,在悦听体验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央视频客户端还深耕体育赛道,广泛吸引用户关注。2023年央视频客户端体育赛事直播场次超过两万场。央视频引入国际羽联赛事,首次将全年性羽毛球赛事在新媒体平台完整呈现,使央视频客户端日活(DAU)和羽毛球垂类用户量大幅提升。
省级广电媒体注重从传递信息转向提供思想价值。各头部省级客户端始终将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以提供优质内容为战略方向,辅以年轻化视角、富有亲和力的表达和数智化技术赋能,对国内外重大、重点事件进行报道,着力突出价值引领。四川台“四川观察”、江苏台“荔枝新闻”、 山东台“闪电新闻”、广东台“触电新闻”等均有融媒体报道团队,省级广电媒体客户端的新闻传播“立足区域、放眼全国”,全面关注时政和社会民生,成为其省内新闻资讯第一发布平台。大象新闻等客户端倾力打造优质精品,发挥网络直播优势发布独家特色内容。
2.创新表达形式
各级广电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客户端传播新生态,面向不同群体精准传播,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大幅提升。
短视频成为转型升级助推器。广电主流媒体以发展短视频为契机,加快业务调整和组织重构。央视频客户端原创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成为兼具思想与艺术引领力的有效载体,拓宽了主流文化传播阵地;各省级广电媒体客户端讲述地方故事,特色独具,到达率高。四川观察客户端创作既贴近主题主线又富有益智趣味的短视频,受众群进一步拓展巩固;一些地市级广电媒体捕捉热点、精心策划,以共情传播为核心,提升内容影响力的同时吸粉固粉效果明显,青岛广电蓝睛客户端2023年成功打造“2023青岛网红打卡地”等多个网络爆款、热点话题,推动正能量汇聚大流量。
跑进炙手可热的微短剧赛道。经过不断探索积累,2023年微短剧发展驶入快车道,广电媒体客户端亦纷纷入局。大芒客户端找准赛道方向,贴近用户需求,频频打造爆款出圈产品;广电主流媒体还积极与商业化平台形成共创合力,如央视频、央视网、芒果TV等客户端与抖音达成微短剧合作意向,强强联手共筑产业链。
3. 技术赋能提质升级
在新技术引领下,新媒体新业务迅猛发展。新技术极大改变了采编运营模式,提升了内容生产质量和效率,各级广电媒体客户端积极拥抱新技术,打造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内容消费新场景。
新技术助推沉浸式新体验。各级广电主流媒体借新技术之力打造优质内容,一方面,各级广电依托4K超高清摄制+三维立体声展现优质内容,央视频客户创新“8k超高清分辨率”“竖屏观看”模式,满足用户高度沉浸式观赛体验。一方面,在虚拟现实(VR头戴设备、VR应用、VR互动H5产品)与元宇宙技术赋能下,用户获得身临其境融合互动的观看新体验;音频类客户端听听FM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启“北京之声·博物馆”项目,搭建云端“有声博物馆”矩阵,为用户带来足不出户即可参观的全新体验。
借助AIGC打造差异化内容。AIGC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大大提高了内容生产力,为媒体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新玩法。一些广电媒体积极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内容生产力与生产水平,芒果TV推出“AI自动化视频创作开放平台”,依托已开发优化的40多项多媒体分析理解AI能力,完成AIGC短视频生产;有的坚持“技术驱动”,利用AIGC实现高质量文本、图片内容创作,如牛咔视频客户端自主研发AI生成平台、上线数字人主播矩阵等,丰富内容展示模态并提升了交互效果;有的广电媒体在音频领域探索AIGC的可能性,如云听客户端对总台主持人声音进行模型训练和深度学习,实现声色模拟、情感展现等高品质音频内容服务。
省级广电着力打造“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以技术赋能,汇聚资源精耕垂类服务。如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建立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省级融合业务支撑系统,为各级媒体、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智慧化服务,实现跨地域资源、数据、内容等共建共享。2024年初长江云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46%的广电自有客户端提供政务类服务。实践探索中,还出现一些“广电媒体+政务”、深耕垂类的成功模式,针对用户需求,探索服务新路径,突破用户、营收等方面掣肘,进一步撬动传统广电转型升级。
1.搭建政务服务“超级入口”
广电主流媒体运用其权威优势,积极引入政务号、政务大数据、问政平台、智慧城市建设等手段,整合并激活政务信息以及社会治理大数据等稀缺资源,协助社会治理。有的打破部门壁垒、建设全市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如北京时间客户端打造“接诉即办”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的通过“抓”住关键的人,与政务服务协同呼应,如越牛新闻客户端开设市委书记、市长专题,提升平台在当地影响力;有的扎实推进“广电+服务”,借助广电技术能力,对接用户需求,增强服务属性和便民功能,2023年,苏周到客户端改版升级,创新推出“政务+生活”新模式,引发关注。
2. 打造民生服务的一体化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有48.8%的广电自有客户端能够提供民生服务,不同层级广电媒体客户端所提供的服务各具特色,呈现差异化。
省级广电媒体普遍强化品牌化服务。有的全面集纳本地文化资源,如四川观察客户端打造专门文化服务板块,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有的突出“有温度的生活服务”理念,开拓“高生活密度”服务领域,如荔枝新闻客户端打造同城板块、文旅板块,以“资讯+”链接百姓衣食住行;有的创新打造网上社交圈层、增强用户粘性,如大象新闻客户端以河南广电垂类名牌栏目形成“戏迷圈”“功夫圈”等用户群为依托,扩展至更多更广的社团、社群、商家、兴趣组等社会圈层。
地市级广电媒体客户端“贴地飞行”,实现精准服务。移动客户端深耕区域、创新服务本土模式,获得本地化发展优势。移动客户端整合各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有的通过数据加持,提升民生服务触达率、新闻和服务资讯阅读量,如“我的长沙”客户端汇聚多项服务,高效便捷服务用户,依托数据资源优势,搭建标签库体系、算法体系及精准推送体系,打造 “长沙模式”;有的积极深化垂直领域的运营,牛咔视频客户端整合城市资源,面向老中青少全年龄段,实现“大众化推行,精细化定制”;还有一些通过新技术发展核心业务,实现从资讯客户端向互动客户端全面升级,采用AI、数字人技术,重点发展“智慧服务”和“社群互动”核心业务,成为城市传播、社会治理、社群运营的共享平台。
区县级广电媒体瞄准问题导向,紧贴用户需求。区县级客户端用户渗透率较高,有的甚至远超省地市级媒体的客户端。有的创建数字孪生社区,形成“邻里互助、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模式,如“掌上海淀”客户端建构包括社区知识、资源、服务和商业在内的详尽图谱;有的深耕“数据痕迹”,建立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运营,如“掌心长兴”客户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研判,快速响应用户的真实需求;有的重点围绕政务服务、文化教育、交通出行等“集群”场景进行探索和开发,如“最江阴”目前集成全市80多个部门(镇街)的2000多项服务,实现了全县政务、公共服务功能全接入和基础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城市覆盖率达100%。
在“媒体+商务”层面,广电媒体结合地区发展规划,积极推动资源协同,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深耕“流量价值”,不断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商业新模式。
1.助力文旅新发展
省级广电发挥自身宣传、技术优势,着力打造文旅宣传平台,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部分省级广电主流客户端依靠创新推出直播沉浸式旅行类真人秀节目,为当地文体旅产业注入新发展动能,四川观察采用“直播+微综艺”形式,有效整合当地文旅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增长;有的县级客户端借助平台流量,打通“价值共享”最后一公里,如“爱安吉”客户端引流人群到农村旅游消费,打造民宿经济。
2.推动新业态新模式
各省、市级广电媒体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赋能,创新新业态新模式。有的将政府和群众之间形成的强信任转化为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有效链接,如北京时间客户端围绕“新闻+商务+产业”,逐步打造平台型商业模式;有的将服务农户、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赋能乡村发展新活力,如长江云客户端、海博TV客户端开拓电商助农新路径,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展开带货直播,牛咔视频客户端则以“调查研究”与“推动农业向互联网转化”相结合方式,携手农户探索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新路径;有的与当地龙头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过直播电商、直播招聘等形式集聚流量,如今视频客户端积极助力本土企业布局电商领域,取得良好效益。
广电主流媒体客户端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需求,以更大决心和力度积极探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强化各层级各区域协同。一些省级媒体积极开展跨区域跨层级的资源整合聚合,推动省、市、县级广电媒体客户端纵向贯通、横向联通,提高整体效能。许多省级广电媒体完善省级技术平台,为地市级媒体、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破局。如湖北广电的长江云平台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务大厅”,湖北省已有2220家政务部门入驻长江云平台,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贯通的政情信息资源库,并实现各级云上系列客户端的实时分发。
推动市场化机制创新。各级广电媒体不断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客户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经营机制市场化、考核激励市场化、运营体系市场化,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发展活力。百视TV客户端与东方卫视从先前耦合到2023年全面一体化发展,打造综合服务枢纽,释放新质生产力;有的“台(融媒中心)+集团(公司)”模式成效突出,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党媒+国企”双属性运营,联合本地企业组建成立江阴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成果凸现;长兴县融媒体中心组建全国首家县域全媒体传媒集团,经过多年市场化探索,智慧信息产业创收增长显著,有效实现动能转换。
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有的广电媒体大力完善用人机制,打破传统分配考核模式,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实现形态业态大突破;有的广电媒体将新技术人才摆在核心位置,助力客户端建设;有的广电媒体出台不同激励政策,重点解决“人能上能下,钱能多能少”的问题,拉大收入差距,体现多劳多得。
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有的进一步增加新媒体阵地资源配比、要素配置,如“掌心长兴”客户端提出“全员移动化+全员运营化”,构建一体策划机制、全媒体协作机制、积分激励机制等;有的统一台属品牌,将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移动端倾斜,实现“全台一盘棋”,如2023年成都广电成立新媒体中心,与“六大中心”共同搭建新闻内容生产矩阵,各中心将新闻内容首发统一纳入“看度”新闻客户端;有的搭建起以客户端为基础建设的融媒体中心,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以爱蓝睛客户端为基础建设融媒中心,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 “青骑兵”尖兵团队、工作室,引领带动形成创新创业工作室矩阵。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