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人民日报:合力共建微短剧“新赛道”

导语:在第10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受众规模大,2021—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微短剧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形态。在第10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受众规模大,2021—2022年微短剧上线数量显著提升。

图为:微短剧《仁心》海报

图为:微短剧《胡同儿》海报

  得益于政策扶持和行业发展,微短剧佳作不断,创作者在内容和叙事上不断探索,寻求有品质、有新意的创作手法。无论是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还是艺术审美的新探索,或是行业发展的多重辐射度,都体现了微短剧领域的活力与生机。

  精品创作是基石

  微短剧体量轻、时长短、节奏快,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行业的繁荣发展表明,微短剧创作者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才能推动微短剧从网络视听“新兴样态”逐渐走向“成熟样态”。这需要微短剧在内容创作精进和传媒科技赋能的双重助力下,推出更多交叉融合的精品佳作,避免留下“水平低”“制作粗糙”的印象。

  可喜的是,网络微短剧创作正在深耕现实生活,现实题材微短剧逐步迈向精品化,并涌现了一些优质作品,例如充满京味儿的《胡同儿》、医疗题材的《仁心》等。这些微短剧着力描写当代社会中丰富生动的人民生活,观照现实,唤起情感,传递思想。

  作为短视频迭代衍生而来的网络视听形态,微短剧虽然叙事切口小、单集体量轻,但同样是反映大时代的有效形态。微短剧轻体量的作品形态,不仅满足了网络用户碎片化信息接收和认知习惯,也有利于承载多样的内容表现与价值表达。一定程度上,小切口叙事可以更加精准且细分地表现宏大的主题,更加生动、接地气地反映时代发展。

  以微短剧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形态,也是提升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普惠性、便捷性的有效方式。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为大众深度参与互联网内容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和展示需求,还可以将电商行业与视听平台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观看与消费体验,不断提升数字化便民服务水平。

  叙事创新是亮点

  在碎片化信息冲击下,受大众审美趣味影响,微短剧作品快节奏、强情节的叙事模式,获得了观众青睐。微短剧创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不断探索,努力满足观众期待,实现传播效果的升级。

  具体来说,大部分微短剧单集时长在几分钟左右。轻量化的单集体量,向叙事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有限的单集时长中,微短剧创作需要压缩叙事流程,快速释放叙事张力,例如压缩一些冗长的叙事铺垫和悬念铺设,合理且快节奏地设置悬念,呈现解决方案。

  传统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对视频体量要求较高,因为传统电视剧需要呈现相当的叙事完整性。而微短剧对视频时长的突破和情节设置的革新,要求创作者使用更加紧凑且富有张力的手法来讲故事,让观众在极短时间内体验到高爆点、高悬念和高故事力。

  微短剧叙事的另一创新,受到其原生平台的媒介形态影响。新兴短视频平台拉动了微短剧的蓬勃发展,而短视频的屏幕形式,已经从大屏走向小屏、从横屏走向竖屏。在播放形态的变迁中,竖屏形态本身就决定了微短剧在叙事时需要更加聚焦人物的处理。

  传统影视的横屏叙事有利于表现气势、关系和环境,竖屏叙事的重点不仅在于故事背景、场景搭建、氛围处理等方面,而且在于人物的打磨与刻画,特别要求创作者在人物关系、对话、情感表现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同时,在叙事中着力刻画人物神态、外貌、动作等,以展现人物性格,合理化人物关系。这些都契合竖屏的表现形式。

  独属于竖屏美学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感知和观赏体验,体现了微短剧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活力。

  行业发展是支撑

  微短剧行业作为近几年的“新蓝海”,吸引了大量机构和平台进入。这些机构和平台也正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微短剧行业发展。

  微短剧创作的开放性,使得多元主体参与成为一大特点。这让微短剧创作充满活力、灵感不断。如快手、抖音等发展微短剧的短视频平台,常常会通过平台号召、创作扶持等方式,吸纳和培养创作者,逐渐将微短剧平台打造成创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鼓励年轻化、大众化、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助推网络视听行业创新。一些平台基于微短剧赛道设置了人才培育机制,让热爱观察、热爱创作、热爱表达的创作者拥有了更多投身行业的机会。

  相较于初期的网络剧、网络电影而言,微短剧正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例如,搭载于短视频平台的微短剧与电商直播相结合,尝试实现商业价值与艺术创作的良性融通。如果微短剧的良性商业化模式能够持续发展,那么在网络视听领域,微短剧或将成为社会价值与商业运作双赢的有效样本。

  微短剧的发展也促进了网络视听行业的转型升级,撬动包括影视艺术、网络文艺在内的行业变革。传统从业者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借鉴新经验,大胆尝试,探索行业发展的方向。

  由于门槛相对低、创作者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微短剧存在内容同质化、剧情浮夸等问题。未来,行业引导、行业服务与行业自律十分关键。监管方应严格把关微短剧内容,落实相关政策条例,不断完善微短剧发展机制;平台方做好题材分类与内容把控,鼓励创作活力,鼓励正向价值输出;创作方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思考力、想象力、叙事力、审美力,让作品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多方合力共建微短剧“新赛道”,才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