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俊,系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融合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登清,系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副总经理)
广电媒体在推进融合进程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即“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是拿优质内容去博取商业平台流量赚取吆喝,还是优先做大做强自主可控的融媒平台,是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的必答题。湖北广播电视台直面这一“媒体融合之问”,致力于造好自己的田——长江云平台,种好自己的地——培育垂直融合内容新生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去年10月公布的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评选结果中,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垂直频道运营项目成功获奖,成为15个获此荣誉的项目之一。
长江云垂直频道布局
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融,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并存,互联网成为主战场,新兴媒体日益成为主阵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主力军挺进主阵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主流媒体在巩固既有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阵地或渠道的基础上,适应融合大势,更需要建设自己的新型融媒体平台,方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主流媒体,方能建成强大的新型主流媒体。
2022年9月28日,“中国视听”APP上线,标志着一个国家级新型视听网络平台就此诞生。“中国视听”平台是集聚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节目、供全社会使用的公益服务平台,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立足更好履行职责、壮大宣传文化阵地作出的新部署。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等中央媒体的新媒体平台也日益强大。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如何融合壮大?搭建省级区域性融媒体平台成为必然。
2016年,长江云建成运营以来,以“新闻+政务+服务”为定位,构建起纵向覆盖省、市、县,横向联动央媒、省媒、商业平台的区域性融合传播平台。长江云平台的旗舰客户端——长江云APP,覆盖移动端用户1700万,是湖北广播电视台移动传播第一平台。自主可控的新型网络传播平台——长江云,为湖北广播电视台迈向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起平台,更要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平台。如何用优质内容激发自有平台活力,进而做大做强党媒自有平台?湖北广播电视台的做法是:整合长江云平台资源和广电强大内容生产能力,垂直化布局内容产品,构建长江云垂直内容新生态。
2021年元月,湖北广播电视台全面推进传统广播电视与长江云融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按照“全台一盘棋、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融合思路,秉承“行业细分、赛道精准、特色鲜明”的差异化要求,在长江云APP实施垂直化布局,建设若干垂直频道。2021年2月3日,长江云APP同步上线18个垂直频道,形成新闻类“1+4”、非新闻类“1+N”的垂直频道矩阵。新闻类“1+4”即:头条+政情、思享、都市圈、国际,非新闻类“1+N”即:推荐+直播、健康、教育、文旅、乡村、社区、老友等13个本地化服务频道,每个频道即为长江云客户端该垂直类内容的唯一归口频道,初步建成长江云平台垂直内容新生态。
新闻类垂直频道的内容生产,由融媒体新闻中心负责组织,其他频道的新闻类内容,第一时间向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非新闻类垂直频道的内容生产,由各垂直频道编辑部自行负责,并严格按频道定位发布内容,不符合本频道定位的可自行选择其他对应垂直频道进行供稿。
同时,建立起垂直频道退出机制,各垂直频道按照年度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标准评估,等级不达标的垂直频道,第一年黄牌警告,运营主体所在的事业部在全台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媒体融合分值减半。连续两年黄牌者,垂直频道停办,年度目标考核中的媒体融合分值为零。
垂直频道运营一年多来,长江云平台活力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10月,长江云APP下载用户超1700万、日活100万,与改版前年度均值相比,新增注册用户增幅达186%,日活增幅超51.2%。
(一)体制机制创新
由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建设运营长江云、为频道节目栏目发布提供平台支撑,转变为全台共办长江云,开创融合新步伐。长江云平台作为湖北省移动政务融媒体平台,一直由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负责建设、运营,为全台各广播电视频道视听节目内容提供分发渠道,传统内容与平台的新媒体特性融合不够。
垂直频道改革实施后,湖北广播电视台创新建立了长江云一体化的组织机制和集约化的生产体系,实现全台共办长江云新格局。对内优化组织架构,设立长江云编委会,统筹指导长江云内容的组织、生产、运营、考核工作;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负责长江云的运营和技术支撑服务;各频道按行业打造成长江云垂直频道编辑部,按照“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传播格局,以市场方式进行台内资源融合,为全台优质内容产品提供平台化支撑。
(二)入驻方式创新
由原各频道整体平移式入驻长江云,转变为细分垂类入驻,构建长江云垂直化生态新体系。此前,各频道入驻长江云平台是按各自呼号进行设置,即卫视、综合、经视、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等一一对应,将节目内容整体平移到长江云,实现传统视听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渠道输出。
全新升级上线的长江云客户端,则是按照时政、直播、健康、教育、乡村、社区、老友等垂类细分。在确定长江云垂直频道设置和运营主体时,引入竞争机制,频道提交垂直频道运营方案,进而采取择优、排他性选择,避免同质化竞争。
教育频道利用独家资源,确立了“大教育+新闻+服务”的教育垂直频道定位,打造教育产业链;乡村频道聚焦乡村振兴,打造城乡互联的产销对接平台、对农信息服务平台。
(三)内容生产创新
由传统的单一节目生产,转变为“内容+新媒体运营”的融合生产,重构内容生产新路径。老友频道依托广播老年节目的优势资源,重点打造“老年大学公开课”,将广播节目内容进行可视化编排,实现由传统广播内容生产到新媒体产品的转化。
社区频道与服务社区文艺的电视节目——“社区天天乐”在开展社区工作的方向上形成互补,成为一站式通联千个社区、辐射1+8城市圈、保持与社区黏性的掌上平台。健康频道通过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功能、健康科普融媒直播+线下全省义诊公益活动的全矩阵模式,打造产、学、研、融一体化的大健康专业服务平台。头条、政情等新闻类垂类频道的用户定位更加精准,新闻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四)管理模式创新
由二维考核机制,转变为“融合+创优+创收”的三维体系,激活大小屏融合新效率。多年来,湖北台乃至全国广电系统普遍采取的是“创收+创优”两个维度的目标考核。从2021年起,湖北台开创性地将“媒体融合指数”纳入考核体系,全面考核全台在主要新媒体端口的传播效果,长江云垂直频道传播效果权重为75%。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协助台总编室实现对垂直频道运营主体的科学化管理,建立符合全媒体特点,覆盖策、采、编、发全流程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垂直频道退出机制,激活垂直频道加快内容新体系建设。
(五)用户服务创新
由以内容发布、功能链接、平台运营为主体的技术服务,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化服务,构建融合传播新功能。
率先在全国建成节目栏目云端全流程生产新体系。依托长江云生产平台和集装箱式IDC大数据中心,对“采、编、播、存、用、管”进行集约化、数字化流程再造,创新虚拟制作岛群、异地“云直播”等模式,建成全新架构的云网协同,全台异地远程云采编、云制作、云播出、云直播常态化,全台内容资源实现智能分类处理和共享融合生产。
便捷服务用户。与湖北省政务服务平台“鄂汇办”双向打通,集约化建设湖北省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的移动端“一门”入口。设置“问政”24小时移动互动窗口,群众可以通过手机“一键问政”。联通长江云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通过智能定位、服务匹配、一键报名打卡等便捷功能打造社区“15分钟志愿服务圈”,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社区化卫生、医疗、帮扶、咨询等便捷服务。健康频道增加预约挂号、体质自测和在线问诊等服务功能;出行频道上线打车功能。
(六)媒介功能创新
由主流媒体单纯的内容传播媒体属性,向拓展服务社会综合治理的新功能转变。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自主研发湖北省首个服务返乡群众H5融媒产品——长江云·返鄂宝并嵌入长江云客户端,一键查询各地疫情政策、疫情动态和出行信息,2022年春运期间服务人群3500万+,用户触达总量过亿。
深度切入公益垂类。打造全国首款省级公益服务平台——长江云公益,长江云APP形成“经典版+公益版”的一端双版本新模式;长江云公益版聚合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公益机构和全省志愿者资源,通过组织公益服务、发布公益信息,实现个人求助与志愿服务无缝对接。
依托大数据探索媒体智库。运营大数据对垂直频道内容生产、产品运营进行精准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整合长江云等互联网平台和政务信息等数据建立湖北最大的应急信息数据库,把脉舆情民意、评估公共决策风险,打造权威、专业的省域社会治理“最强大脑”。
(七)人才成长创新
以融合为先导,实现人才向全媒体、复合型转变。为加速推进长江云垂直频道建设,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全新组建一支由产品经理、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产品运营等人员构成的长江云垂直频道运营团队,联动各垂直频道编辑部开展平台建设、功能开发、用户发展、品牌培育推广等。建立三级培训体系,对18个垂直频道进行平台整体功能普及培训、线下一对一开展实操培训,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一批全媒体网红主持人、跨平台全能型导演、全能型新媒体内容生产团队不断涌现。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极大推进了媒体深度融合。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3年6月(上),原标题《广电媒体深度融合路径探索:平台支撑 垂直布局——长江云垂直频道融合实践分享》。引用请参考原文。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