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内容为王的时代,电视大屏的云游戏之路到底该如何发力破局?

导语:在国内,OPPO、Vivo、华为等头部品牌在2014年成立了“硬核联盟”,一条重要共识就是在各家应用商店内,抽成统一不低于50%。小米虽然没有加入这个联盟,但抽成比例同样为50%。手机厂商靠着自己庞大的装机量而有恃无恐,导致开发商只得接受这一“不平等”条约,让渠道为王的局面维系了很久。

“渠道为王”是一个困扰了国内手游厂商们多年的问题。

在手游界,有两条常识:手游能挣到很多钱,以及这笔钱渠道商会抽成。挣钱自不必提,《王者荣耀》三月单月的流水就突破了1.74亿美元,手游玩家甚至生生把648元这笔不算很小的数目氪成了货币单位——一单。

而渠道抽成,指的就是玩家的每笔充值都会上交一部分给渠道商,所谓渠道商,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各种手机内置的应用商店,最典型的就是App Store 30%的“苹果税”。很多人认为30%的抽成太高,但实际上对于开发商来说这已经算是很公道的价格。

在国内,OPPO、Vivo、华为等头部品牌在2014年成立了“硬核联盟”,一条重要共识就是在各家应用商店内,抽成统一不低于50%。小米虽然没有加入这个联盟,但抽成比例同样为50%。手机厂商靠着自己庞大的装机量而有恃无恐,导致开发商只得接受这一“不平等”条约,让渠道为王的局面维系了很久。

但在2020年,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发行的两款热门手游《原神》和《万国觉醒》均没有上架主流安卓渠道服,而是通过游戏官网以及TapTap、哔哩哔哩等垂直渠道下载。

这些开发商的勇气也得到了回报。《原神》上线首月全球流水就突破了40亿元,甚至还实现了对渠道服的“反杀”:今年二月,《原神》上架了小米应用商店,分成比例也回到了业内惯例的三七分。

能让渠道商做出如此让步的,《原神》是第一家。

游戏开发商的揭竿而起也预示着,手游市场将由“渠道为王”转向“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盘活大屏云游戏的关键

在游戏界,除了手游外,近年来就属云游戏风头最盛。

云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无视本地设备性能的限制,让低配设备也能玩最新大作。

虽然如今的电视虽然都已经智能化,但其性能对比手机和电脑还处于不值一提的状况,而云游戏的出现则让这方面的差距瞬间缩小,电视大屏带来的游戏体验优势,反而成了手机电脑难以越过的鸿沟天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讨论中,电视悄然翻身,成为了最适合云游戏发挥的平台,甚至没有之一。

电视云游戏目前还没有发展到很大的规模,很多人将这归结于技术限制,但在试完了一些电视云游戏后,电科技认为目前很多云游戏产品已经能够做到画面不糊、操作不延迟,对于相当一部分玩家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云游戏的表现想达到真正的3A水准并非遥不可及,全行业也能因此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天量红利。

真正制约电视云游戏更进一步的,并且让各个平台拉开差距的,其实还是内容。

以腾讯的START云游戏为例,目前支持的11款游戏中,有8款都发售在2020年之前,并且也没有一款3A大作。如果仅仅能维持这样的游戏阵容,那么云游戏将始终无法对玩家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另外,其它一些云游戏平台虽然拥有上百款可玩的云游戏,但其授权情况始终有些扑朔迷离,有部分玩家反映,玩了上百小时的游戏会突然被莫名下架。

因此,想要在电视云游戏领域取得领先身位,当务之急还是有优秀的内容。

这方面率先行动的,是小米。

如今,小米已经是国内头部电视品牌。今年上半年,小米电视出货量达到了540万台,位居国内第三。据统计,2020年,有24%的用户通过电视访问了互联网,再结合小米电视的装机量来看,电视绝对是小米不会放过的云游戏入口。

在拥有了用户基础后,小米需要一款游戏引领用户走入电视云游戏的大门,而他们争取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原神》。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就会注意到,小米创始人雷军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了《原神》,还用它作为小米11 Pro、MIX FOLD等新机型的“跑分软件”。而在今年《原神》上架小米应用商店后,也将获得不少小米的线下推广资源。可以说,小米和《原神》开发商米哈游正打得火热。

小米和米哈游的合作也延续到了云游戏领域。早在前两年,雷军旗下的云计算服务企业北京金山云和米哈游就先后投资了云技术服务商蔚领时代,后者正是负责了将《原神》云化的公司。

业内人士曾透露,米哈游在今年的主要业务方向就是“上云”。在今年2月米哈游和小米达成的合作中,云游戏方面的战略合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小米已经和米哈游在电视云游戏上达成了合作,《原神》将成为小米打开云游戏市场的一把独占的钥匙。

除了抢下优质内容外,小米也积极参与了云游戏联合体的组建中。在今年的ChinaJoy上,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小米集团小米游戏、金山云、蔚领时代联合发起的“立方米计划”也正式亮相。

在“立方米”计划中,咪咕公司有着中国移动强大的“云网边端”一体化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资源,小米有着电视、手机等海量的AIoT终端资源,蔚领时代等公司则能够提供云算力、云存储、云分发等资源及解决方案服务。

这些云游戏产业的头部公司聚合到一起,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也必然能将推动电视云游戏向新的阶段迈进。

现在问题来了,一枝独秀不是春,当小米抢占了云游戏在大屏上的先机之后,其他公司还有什么破局的方法呢?

做独占:自研还是代理?

可以看到,小米率先拿下《原神》的思路有点像主机界的独占策略:只要你想玩这个游戏,就必须得买我的设备。这固然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像《原神》这样的爆款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仅仅坐等爆款出现,那被市场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等不来爆款,那自己创作爆款又如何?

目前,国内既有云平台,又做云游戏业务,又有电视终端的,就是华为了。正好,今年5月,华为招募游戏制作人的消息传了出来。虽然招聘信息很快被删除,但我们不妨以此猜测华为做游戏的思路。

按照招聘启示上的信息,华为希望研发的是一款MMORPG,但这也许不止是一款手游。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手机业务目前正在经历暗黑煎熬。华为为了活下去,自然要积极拓展其他业务,赚钱效率堪比印钞机的游戏进入他们的视野也并不奇怪。

只不过渠道商,尤其是硬核联盟“老大哥”亲自下场做开发,对于其他渠道商来说无疑有些微妙。游戏日后上架其他平台的分成,可能成为华为和其他渠道商争执不休的焦点。在考虑到手游开发极大的不确定性,此时押宝手游未必能够收回成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鸿蒙系统,而该系统的一大特点就是“万物互联”,电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华为目前看中的不仅是鸿蒙手机系统的装机率,而是鸿蒙系统的整体装机率,为此,就必须给用户一个购买其他鸿蒙智能终端的理由。而游戏作为电视娱乐体验的重要一环,对用户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最后,MMO游戏也天然适合电视大屏:MMO即大型多人在线,这就意味着会出现几十上百人同屏的景象,这无疑也是最适合电视发挥的场景。

所以,华为如果要做游戏,至少需要让用户能在电视上玩到它,而云游戏无疑就是最快实现这一点的方法。如果真的能做出一款优秀游戏的话,华为的电视云游戏前景也更值得期待。

但另一个方面来说,谷歌Stadia裁撤第一方工作室的先例也说明,即便是有着强大技术和庞大资本的科技公司下场做云游戏,也不能简单地实现“我来,我见,我征服”。因此纯粹靠自研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除了自研,还有一条路就是并购工作室。在这方面微软无疑是所有厂商的榜样,通过“钞能力”,微软收购了一大批游戏公司,只控股不管理,让他们各自发挥。不过微软这样的巨无霸毕竟很少,就国内云游戏领域来说,能做到有资金、有渠道、有终端的公司仍然还是小米和华为以及一些有实力的电视大屏生产制造企业。

无法像微软一样肆意买买买,小米选择了投资成熟团队,然后拿下独家代理、发行权的路线,其联手米哈游投资蔚领时代就是这一战略的延续。而对于华为这样资本雄厚的企业来说,投资+独代也是风险相对较少,收益也更容易有保障的模式。

电视云游戏抢独占的核心思路是:既然用户愿意为了某款游戏购买游戏机,那也可能为了某款游戏买电视。这种思路其实有试探乃至赌的成分,毕竟没人能预测对游戏机适用的模式能否照搬到电视业。

不过,对于资本雄厚的巨头们来说,这最坏不过就是一笔失败的投资而已,何足惧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前提是不各自为战

如果做不了内容独占,那对于有志推广电视云游戏的厂商来说,要做的自然就是让自家的平台上能玩到尽量多的游戏了。

目前的云游戏服务中,类目最全的还属微软。微软将云游戏服务集成在了游戏订阅服务XGPU中,为自己的云游戏业务争取到了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

但微软之所以能做成这件事,依托的还是庞大的资本和自己在游戏界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而在国内,目前没有哪家公司展现出了微软这般的实力。

因此,国内也许很难出现一个XGPU级别的云游戏“怪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综合性的云游戏资源平台。

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他们旗下的天翼云游戏和咪咕快游均有大量云游戏作品,其中不乏《只狼》、《最终幻想15》这样的大作。这两个平台背靠运营商的雄厚资源,因此更有能力将游戏内容、网络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

这两家运营商都没有推出自己的电视硬件,不过咪咕快游推出了一款类似电视盒子的家庭娱乐终端。这类设备比起游戏主机最大的优势无疑就是价格,三位数的售价可以让更多用户接受。同时,电视盒子也可以有效弥补部分老电视解码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短期内不打算生产电视的平台来说,这类电视盒子设备无疑是其抢占电视云游戏市场的极佳选择。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腾讯和网易。对于电视云游戏来说,《原神》这样的优秀手游可以成为爆款,但不会是终点,毕竟“低配也能玩3A”才是云游戏的最大卖点。而不管人们对这腾讯和网易有什么看法,他们都是最可能推出3A游戏的国内公司。

严格来说,腾讯在国内对于开发3A可谓兴致寥寥,但从其在海内外投资的动向来看,他们可以不做3A,但不能没有。

在海外,腾讯持有育碧、Epic、白金工作室等知名大厂的股权;在国内,腾讯也投资了《黑神话:悟空》开发商游戏科学这样的潜力股。因此,即便不做3A,腾讯还是可能会以发行等方式推出一款自己的3A。

而网易则对研发更有兴趣,他们在去年成立了樱花工作室,专注于主机游戏的开发。随后,樱花工作室从“动作天尊”卡普空那里挖来了多名设计师,看起来已经准备好大展拳脚。

腾讯和网易也都盯上了云游戏这块大蛋糕,他们也很可能让自己开发或发行的游戏只登陆自己的云游戏平台,从软件层面达成独占的效果。

另外,一向不怎么做硬件的腾讯在云游戏领域也破了一次例,推出了一款先游“游娱机”,足见其对云游戏的重视程度。在该设备中,除了腾讯先游的热门游戏外,还集成了腾讯视频的正版影视资源,这对于吸引用户也有着不小的帮助。

而对于电视厂商来说,想要在云游戏市场抢下份额,就一定要和这些云游戏平台进行合作。TCL旗下的雷鸟科技就和8家云游戏厂商达成了合作,让TCL电视上可以体验的云游戏数量超过了千款。对于暂时没有自己研发或发行云游戏的智能电视厂商来说,尽可能多地联手云游戏平台,才是保证云游戏内容数量和质量的最好方式。

因此,像“立方米”这样,由云游戏服务提供商、内容生产商和终端制造商组成的产业联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各方渠道联合构建的生态,也将会带来更加成熟的云游戏联运体系,从而盘活整个电视云游戏行业。

“内容为王”,在电视大屏云游戏里同样是真理。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