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文根据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官网、看电视等网络公开资料综合整理
8月29日,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因改革发展需要,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将从2021年8月31日24时起,正式撤销影院频道、文体博览频道两个电视频道和徽商广播、资讯广播两个广播频率。
其中:自2021年8月31日24时起,终止影院频道、文体博览频道两个电视频道播出。自8月31日17时起,原资讯广播并机播出综合广播节目;原徽商广播并机播出交通信息广播节目。
今年以来,多家广电机构响应总局“精办频率频道”的号召,进行内部瘦身,关停并转了部分频道和频率。据全天候融媒(微信号:mc24hour)统计,陆续已有7家省级广电下属的电视频道宣布关停。
· 8月31日24时起,终止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影院频道、文体博览频道两个电视频道播出。
·8月31日17时起,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原资讯广播并机播出综合广播节目;原徽商广播并机播出交通信息广播节目。
·2021年6月1日零时,贵阳广播电视台旅游生活频道停播并撤销。
·2021年4月28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频道呼号:SDTV-10)正式停止播出。
·2021年3月31日,广东广播电视台运营的数字付费频道高尔夫频道停播,并转型为网络平台。
·2021年3月24日,湖北广播电视台下属的休闲指南频道停播。
·2021年1月1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停播,其主要系列节目移至山西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
“改革”这个词,对于处在行业中的从业者来说,已经成了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近两年的广电改革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简、集中,政策层面,频道的精简精办、融合发展也是提上议程的课题。
电视媒体最初成长起来的时候,频道是稀缺资源,在广电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当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且具不再稀缺后,多频道单独制作的模式无疑是将制作资源分割开来,限制着主平台的成长空间,对于一些落后产能,修复和重振的代价太大而实际效果无法保证,关停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因为数量上减少了,重质量就成为了业翻盘的关键,“内容为王”的重要性重新被认可。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生产出热点节目的优质力量,却在逐渐从传统媒体中流失,成为新媒体行业中的新兴力量。人才出走、行业青黄不接,这正成为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发展中潜在的危险。
广电人一度陷入讨薪困境
除了薪资待遇、工作强度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展空间,不论是言论空间,还是公共话语权,都在丧失。这对一个媒体从业者来说,无疑是让人沮丧的,传统媒体平台的吸引力自然下降许多。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平台都适合模仿套用成功经验。就拿中央厨房来说,“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模式属于“一鱼多吃”,提高效率的根本在于减少了新闻的第一手采集,而更看重同一内容的不同分发渠道,这对于扩大内容产量、提升传播效率无疑是有用的,但从另一层面上看,这样的新闻生产也容易造成千篇一律,降低内容质量。
另外,动辄千万上亿的基础投入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些地级平台来说可能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把钱和资源拿来投入设备升级,不如追求更加经济节约的融合模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下更大的功夫。
将媒体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或许是当前广电领域改革转型的最佳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视平台的内容制作实力,减少人员冗杂和资源浪费。广电媒体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但在这样一个前路曲折的境遇下,电视频道的改革需要更加深刻而多元。
国内广电机构进行的改革中,对频道进行关停并转是最基本的操作,尤其是相对冗余的二级平台,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倒下了一大片。
上海广播电视台合并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为都市频道,合并炫动卡通频道和哈哈少儿频道为哈哈炫动卫视;天津广播电视台关闭了国际频道、高清搏击、时代风尚、时代美食、时代家居、时代出行频道6个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将地面体育频道与上星纪录片频道合并为冬奥纪实频道;湖北电视台将多个频道合并到四个主要频道中。
另一方面,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以往的电视传输手段已经落伍。2020年7月1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按规划关停地面模拟电视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宣布全国各地的中央台节目地面模拟电视信号于8月31日前,特殊情况最迟于12月31日前关停,为推动电视数字化发展、广电5G建设建立前提。
抱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毅力,广电媒体的频道关停重在提高产能,避免频道同质化竞争,减少内卷消耗,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上来。
除此之外,这也是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之下的无奈之举。虽说作为官方机构,有一定的政府资金补贴,但实际经营中的诸多问题,对广电媒体的战略布局产生了严重的掣肘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曾在演讲中提到,“广播电视在这几年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收入大幅度下降,包括我们的头部资源、一些大的卫视广告收入都下滑了30%以上,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广电媒体的收入来源除了用户付费、节目版权、网络视听费用等基础项目之外,广告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电视广告的监管加强、电视频道的用户流失,媒体的广告收入不断下滑。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CTR媒体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赵梅介绍,2020年各个体量的广告主整个营销费用都在下降,广告主投放在电视的前三季度整体花费下降17.7%。
对于头部、腰部的广电媒体来说,即使没有赤字的压力,但拿出转型发展的资本也并不会有多轻松。尤其在近两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电媒体更加艰难,同时也启示我们,广电机构抗风险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积累更多资本,降低偿债风险、减轻财务压力。
频道精简的最终目的在于对广电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供给侧改革,实现对物力人力的合理运用,发挥广电平台的制作优势。近两年来,这个话题都在一直持续,从未来的平台发展层面来说,频道的精简也将是未来的大趋势。
目前,着力打造大节目中心已经成为央视及各大省级卫视的改革动作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根据内容类别,成立新闻中心、财经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体育青少节目中心、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社教节目中心等。天津广电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今晚传媒集团共同整合成立海河传媒中心,成为主流媒体报道的中坚力量。
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多为二次售卖,即一方面将内容售卖给用户,同时将用户带来的流量售卖给广告主。而对于由大数据构建起来的新媒体来说,算法推送、用户分析等技术支持下,付费内容、舆情监控等信息传播的上下游链条开发有了可能。对电视媒体来说,加入到媒体融合的大框架之后,更容易摆脱大屏平台的限制,切实地整顿报道力量,媒体、数据、网络多项业务并线发展。
另一方面在于“开源”,传统电视的市场规模正在缩小,限制在原来的圈子里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的萎缩,从目前广电业务的扩展范围来看,寻找创收“副业”成了新的选择。
近两年,包括广东广电、江苏广电、河北广电、安徽广电、南京广电、沈阳广电、河南广电在内的多家广电成为MCN行业中的新入局者。从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建立直播间带货、发展主持人IP,到成立专门的MCN机构,广电机构开展MCN业务成为行业新业态。
广电体系内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与发展MCN业务是适配的。如此一来,既能开拓集团业务,实现一定的营收,并对广电内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多元化利用,又可以打造品牌标识,在公众认知层面上打破刻板印象,壮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力。
从内容输出上看,除了常规内容之外,电视媒体的内容涵盖逐渐扩宽,覆盖电竞赛事直播、特色扶贫农业、旅游、教育、节庆会展等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向,打通“媒体+”的传播渠道,成为广电改革的新蓝海。众多地方广电机构还开拓了生活服务的业务功能,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特色,更灵活失效地实现变现,甚至直接开办线下实体店,实现另一层面的营收。
媒体本身就处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必然不应该是媒体人的做派。在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电视媒体在不断成长进步,逐步在融合转型的路上走稳走正,也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