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AI如何赋能媒体融合,从天津发回的实时报道

导语:10月30日,就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如何更好的赋能媒体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2020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融合(天津)高峰论坛”的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10月30日,为贯彻落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尽快推动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在视听、媒体领域的融合发展,由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总公司、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的"2020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融合(天津)高峰论坛”在天津武清举办。

  从2014年8月《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推动”“融合”到“加快推进"”深度融合”,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10月30日,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何更好的赋能媒体融合,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人工智能应用+内容生产,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当前,在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融合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包括广电行业在内的媒体都在进行智慧化改造和升级,以适应用户未来的各种智慧化需求,并呈现融媒化、众媒化、智媒化等特征。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入,以加速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升级和变革。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融媒体文化委员会会长禹成明在致辞中提到,在全球新冠疫情严峻考验下,各行各业对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发展提出更高更新的应用要求。从长远来看,融媒体发展、视频行业将持续向好,旺盛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仍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禹成明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将是媒体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

  作为主办方之一,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永国提到了国广东方的一些运营思路。据黄永国介绍,依托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和内容服务牌照,国广东方负责CIBN互联网电视和中国广电宽带电视业务的运营,通过聚合影音、生活、健康、教育、电商、体育等视听节目内容,搭建面向互联网智能电视终端的集成播控和内容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国际化新媒体运营服务商。

  令人惊喜的是,在嘉宾致辞环节,一位未能到场的嘉宾写来贺信,并由AI智能虚拟主持人为大家进行播报,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通过智能AI技术呈现出的这位虚拟主播,用真人般的声音自动播报新闻。虚拟主播通过TTA(Text to Animation)文本动画合成技术,结合语音合成、智能图形、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根据输入文字同步口型和面部表情,配合各种媒体新闻、广电节目、广告等信息,进行更有趣、更丰富的人机交互和播报服务,增强用户关注度,节省媒体运营成本。

  此外,针对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的应用,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网络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广智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刘振颖在致辞中说:在2020年底到2021年初,智媒体平台将推出首批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其中包括:多语种朗读配音、音视频审核、多语种虚拟主播、音视频自动修复、自动剪辑等人工智能云服务。

      在刘振颖看来,未来两到三年内,平台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融合的多领域、全流程的深度参与,并联合主流GPU服务器厂商为向全行业提供算力支持,形成媒体行业人工智能“武清智造”的金字名片。刘振颖认为,2021年5G技术将得到全面应用,5G终端设备也将呈爆发式增长,届时人们无论是对媒体内容的数量还是质量的需求都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也是对整个媒体行业一次全新的考验。

      打造智慧全媒体生态,跨媒体智能技术是关键

       活动现场,中国视协第六届副主席、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因临时有重要任务未能到会场,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磊代为演讲。演讲开始,张磊首先对媒体融合最新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并针对深度融合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含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针对资源云端化、内容垂直化、服务场景化、业态智能化四个方面,张磊详细介绍了智慧全媒体生态体系的打造。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研究所副研究员莫桦在主题演讲中聚焦AI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深层次变化,对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包括方向路径、应用方法、体制机制等进行实证分析。莫桦认为,如果机器放在那里吃灰,员工就只能在那儿吃土,AI赋能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找到适配行业的技术应用平衡点,并改变思维模式和惯性路径依赖。

  近年来,各大媒体相继开始布局并应用人工智能,加快向智能媒体方向迈进。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专家库首批专家、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总工程师郭昌雄用苏州广电的智能媒资、智能收录、智能语音播报等案例,介绍了广播电视的人工智能应用架构,分享了苏州电视台对于区块链的一些运用和思考。

  赋能媒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到包括制作、集成、传输、分发、接收等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条。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主任网络安全学院院长李克秋在深度分析了智能媒体融合的现状之后,也针对智能媒体融合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跨媒体智能技术将促进媒体的主动驱策与深度融合,这意味着今后将形成一张新的信息传播网络,开启智媒新时代!

        近两年,各大媒体机构已经开始布局并应用人工智能,向智能媒体方向迈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商务合作部总监梁自强在演讲中引用了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总编辑慎海雄的一段话: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迎接数字化拥抱数字化。在他看来,从做生产到做生态,央视频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枝繁叶茂的“账号森林”以及“内容+平台+渠道+服务”的媒体生态体系。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网络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广智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笛在演讲中分享了智媒体平台解决方案的一些经典案例。在他看来,媒体融合是为了满足5G和物联网条件下,终端用户对媒体内容纷繁复杂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解决了媒体内容生产、分发、运营和监管的效率问题。智媒体平台的建立面向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技术公司和算法团队共享算力资源、数据资源和客户资源,对于媒体机构来说智媒体平台提供的是形式丰富、组合灵活的成熟产品。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初步应用到媒体运营中,精准聚焦目标用户实施智能化服务。智媒体也被视为下一个“风口”,各方在加速布局。最后,在"2020人工智能赋能媒体融合(天津)高峰论坛”现场,也展现了以下三个人工智能应用的亮点:

  亮点一:黑科技!运用多语种AI智能语音技术完成配音。现场播放的暖场视频被翻译成英、德、西、土、俄等多个语种,这些工作都是运用AI智能语音技术完成的。

  亮点二:嘉宾演讲的即兴金句被同步锁定在屏幕上。同时被自动翻译成英文,实现与演讲实时同步的中英文双语字幕,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

  亮点三:AI智能虚拟主持人朗读贺信。通过智能AI技术呈现出一位虚拟主播,用真人般的声音自动播报新闻,顺畅自然。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