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融媒能见度】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总局@的这个地方值得重点关注!

导语:如今,各地广电局在应急广播体建设上的成效已经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依然也还有需要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如何让应急广播覆盖到每一个地方,让5G智能技术等助力其真正在智慧广电和融媒中心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应急功能和应急效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主要参考源: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国家广电智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

  核心要点:

  本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两条关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消息,涉及湖南广电局和四川广电局。

  对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事情,四川广电局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和扶贫攻坚方面;服务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方面;今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

  以四川为例,目前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还有三个问题:设备产业链还不太成熟;投入不足,建设不平衡;没有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本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两条关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消息,涉及湖南广电局和四川广电局。

  应急广播是什么呢?

  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信息播发的重要途径。今年2月4日广电总局党组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新进展。

  可以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问题已经是各地广电局重中之重的工作。尤其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应急广播大放异彩,在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积极理性应对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近年来各地广电局的几大重点工作之一。

  回到总局官网发布的这两则消息上,最为关键的还是四川广电局中所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初有成效。那么,对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事情,四川广电局初见成效具体表现在哪里?四川地区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还有哪些问题呢?值得关注一下。

  四川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6月17日,广电总局发布一条来源于四川局的消息——四川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先来看——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和扶贫攻坚方面:

  该消息中提到,四川广电局把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列入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和扶贫攻坚工作,从三方面探索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建设、管理、应用“四川模式”。

  一是建立统一的财政保障体系。省级财政按100万元/县标准补助贫困县县级播控平台建设,每年按10万元/县补助运行维护经费。

  二是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市级应急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指导方案》、《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工程技术指导方案》等规范性文件,规范系统构成、主要功能、接口协议、设备配置、安装施工等。

  三是构建特色的运行维护体系。制定《应急广播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和《应急广播体系运行维护管理规范(试行)》《村广播室公共应急广播管理制度》等制度,将全省应急广播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纵向联通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广电总局监管中心调度控制系统,横向对接应急、气象等部门。

  无论是建立统一的财政保障体系、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还是构建特色的运行维护体系,都证明着四川在应急广播建设体系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属于当地的发展模式。

  再来看——服务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

  之前,广电总局官网也曾对四川广电局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村村响”作用,积极服务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大局的事情给与了肯定,并具体提到了其迅速落实、广泛宣传、精准传播、收效良好这四个具体工作规划。

  回顾过去,5月7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与冕宁县交界处发生森林火灾,和此前的“4·20”芦山地震、“6·17”长宁地震、雅安的洪涝灾害发生后一样,应急广播发挥了紧急疏散群众和提前预警的重要作用。

  最后来看——今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

  今年全国两会上,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王兆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既不能集聚开会,又需要及时组织群防群控,应急广播就成了乡镇干部的“嘴”、村社干部的“腿”。

  “应急广播为农村疫情防控织起了‘安全网’,成为了防疫‘神器’。在宣传思想方面,发挥着宣讲队的作用。田间地头‘大喇叭’充满本土气息的乡音土话,使宣传内容更加入耳入脑入心。多地将应急广播系统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城市数字信息管理服务中心统筹建设,为应急指挥、便民利民、绩效监察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王兆说。

  以四川为例,目前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还有三个问题

  2014年6月10日,国家“十二五”规划文化事业重点工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在四川省率先启动试点试验。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省份,四川省在应急广播技术体系、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但是在“初见成效”之外,依然还有很多问题还需要在推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重点关注。

  问题一:标准、技术体系运行有了,可设备产业链不太成熟

  此前,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科技与产业发展处处长李翔曾提到过,四川应急广播通过这几年的试点建设,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技术系统,整个平台的标准是统一的,包括省级应急广播平台和省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数据标准接口都是对接的。在预案上,也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根据不同情况,比如地震、洪灾、旱灾、风灾、雷电,不同层级,不同预警级别做出不同的预警预案。但同时,李翔也表示,虽然标准有了,技术体系运行也正常,但是设备产业链还不太成熟。

  问题二:投入不足,建设不平衡

  今年全国两会上,对于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问题,王兆也提交了关于“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创新基层治理能力”的建议。他提到,“在应急管理方面,应急广播发挥着‘轻骑兵’的作用,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重要抓手,发挥着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社会动员、协助救援、稳定人心等重要作用。”

  同时,王兆也提到了一个问题:目前应急广播还存在投入不足,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农村和城市社区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国家投入大量经费,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县,全国还有很多处于自然灾害频发高发的其他地区没有建设。就四川而言,目前仅芦山地震受灾地区、深度贫困县及试点县建设了应急广播系统。”王兆说。

  问题三:绝大多数已建的应急广播平台没有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据统计,四川还有90%的市、42%的县需要建设应急广播系统,特别是这次疫情反映出城镇社区、小区及景点、高速公路沿线等人员聚集地区是空白。此外,绝大多数已建的应急广播平台没有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处于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状态,影响了应急广播的正常运转,发挥作用不充分。

  “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产业优惠措施和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营造有利于应急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应急广播建设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推动应急广播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带动业务系统、安全认证、传输设备、终端芯片等多个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王兆如是说。

  后记

  今年4月份,全天候融媒曾提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广电部门利用农村应急广播,在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教育引导群众积极理性应对疫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而近两年,应急广播不仅成为了各地广电局工作部署的重心之一,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应急广播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广电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各地广电局在应急广播体建设上的成效已经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依然也还有需要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如何让应急广播覆盖到每一个地方,让5G智能技术等助力其真正在智慧广电和融媒中心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应急功能和应急效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