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每周观察|2020电视台三大进化方向:组织创新与运营变现,节目制作,视频演进

导语:行至2020年中段,回首过去5个月,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实践,或者说进化之路,从抽象到具体,呈现出三大方向,有了真正的抓手。

  核心要点

  ·2020年迄今,电视台进化之路呈现出三大方向

  ·组织创新和运营变现:广电MCN和直播带货

  ·节目制作:云化

  ·视频演进:高新化

  把时光推回到2019年初。电视台的媒体融合,更多集中在融媒体中心如何统筹调度报道资源,或者是地方媒体参与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上。

  彼时,MCN建设,刚起步;直播带货,偶有尝试;4k视频,测试为主;“云”录制,间或使用。

  行至2020年中段,回首过去5个月,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实践,或者说进化之路,从抽象到具体,呈现出三大方向,有了真正的抓手。

  Part1 组织创新和运营变现:广电MCN和直播带货

  前不久,我的同事就“传统广电入局MCN”这一话题组织讨论并撰文《MCN风口已至,传统广电入局是盘活资源更是大势所趋》

  交流中我们还发现,传统广电入局MCN是大势所趋,亦是顺“势”而为。

  这个“势”,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既有组织与人关系变化形成的“势”,也有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形成的“宅”经济之“势”。

  1.组织与人关系变化的“势”

  2013年,爱奇艺宣布马东加盟,担任首席内容官,开启了广电媒体人向视频网站流动的热议。此后这类案例越来越多,大家不再觉得新奇。后来,马东离开爱奇艺,创立米未传媒,在网综领域风生水起。

  马东是一个特例。

  这些年,离开的电视人多,留下的电视人更多。

  过去电视台作为一个高大上的行业组织,电视主持人是这个组织的成员。随着社会的进步,组织与个体的关系更倾向于“赋能”和“支撑”,个体在能力平台上获得好的发展,同时也让平台有更好的获益。

  电视台建设MCN机制,等于是在体制内建设了一个“经纪公司”,给了有能力的电视主持人一片更大的天地,去耕耘建设,也带给个人和组织更多收益。

  在这种机制之下,优秀的主持人在电视台系统内部,就可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可能,“出走”求发展,不再是充分必要条件。

  对于电视台和电视人而言,都是双赢。

  著名主持人金龟子抖音账号粉丝接近400万,尼格买提的粉丝更是超过千万,个人的影响力从主流媒体延展到了多终端平台。

  2.黑天鹅事件后“宅”经济之“势”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表现之一就是开启了“宅”经济。直播电商忽如一夜春风来。

  MCN机构围绕典型业态来布局。2019年,短视频平台对优质内容越来越蓬勃的需求,是MCN机构迅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毕竟平台和机构规模化地对接掌握着优秀主播资源的MCN机构,效率更高。电视台本身就有现成的优秀主持人资源储备,运作MCN机构本身就有很高的起点。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直播电商作为“宅”经济中的重要一支。2019年11月底,济南广播电视台和贝壳视频签约成立鹊华MCN,半年之内迅速成长,粉丝千万。5月15日到6月3号,济南广电的主持人连续20天向全国网友推介“济南制造”。数据显示,在首期直播中,济南广电直播间3小时观看量突破160余万人次。据悉,20天内,将有80家济南企业、300余种济南产品加入直播。

  Part2 节目制作:云化

  进入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从央视到各级省台,再到网络视听平台,节目制作方式普遍“云”化。无论是综艺还是访谈节目,都大量采用“云录制”。

  3月12日,由央视网出品,央视网、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的“抗疫”特别节目《经济战疫·复工》在央视网多终端平台上线,以“云录制”形式呈现,每期连线一位企业家与经济学家,通过“云连线访谈”的形式,聚焦工程机械、食品、物流、汽车等民生热点领域,挖掘企业经济战疫背后的复工故事,展现复工复产的情况。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央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在CCTV-1、CCTV-3播出,整台晚会以“云录制、云连线”的形式创作,集合青年代表连线、众演艺界人士与大学生代表文艺表演等内容。

  今年的“两会”报道,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进行,“云录制”成为各省台“两会”报道的普遍手段。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自主开发“5G新闻云采访”系统,由出镜记者与代表委员,以及他们议案提案中涉及的目标主体进行三方连线,共同讨论相关问题。在浙江、北京、广东、山东等电视台的报道中,也大量应用了“云”技术。

  Part3 视频演进:高新化

  2019年2月份,工信部、广电总局、央广总台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产业整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

  在2019年中,5G正式商用之前,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央视综艺频道创新节目招投会”的致辞中谈到,“我们已经为5G的普及做好准备”。2019年12月,慎海雄在2019 CGTN全球媒体峰会暨CCTV+全球视频媒体论坛上表示,5G是下一轮科技技术变革的重要条件,5G普及使4K以上超高清视频产品有条件登陆移动市场。

  2019年初,央视春晚首次进行4K超高清直播。到2020年春节前夕,中央人民总台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5G+8K/4K/VR创新启动仪式在北京梅迪亚中心举行。其后,总台采用5G+8K技术实现多机位拍摄,并制作了8K版春晚。

  今年4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联合中国电信推出“珠峰十二时辰”系列慢直播,首次向全国观众360度全景呈现了珠穆朗玛峰24小时实时景观变化。依托中国电信“5G+云网”技术,通过4K高清画面和VR视角,让万千网友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珠穆朗玛峰的壮美与险峻,以“身临其境”的方式体验这场全球海拔最高的“慢直播”。

  前不久,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广州思广播电视台将生活、少儿、购物三个专业电视频道整合为南国都市频道,采用4K超高清方式播出,这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调整开办的第5个4K超高清频道。据了解,广电总局将进一步推动播出机构对专业频道进行优化整合、突出特色、精简精办,同时积极具备条件的播出机构调整开办超高清频道。

  3月底,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挂牌。4月,湖南广电台基于三方面发布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一是立足高新,主攻视频,拓展产业。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上变现数字经济,在文化产业内部补链强链,力争从内容媒体走向平台媒体,从内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二是加强基础建设,构建高新视频产业生态圈。三是先行先试,打造文化信息产业“湖南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推动5G和内容深度融合,加快5G产业布局和产品落地,做中国广电5G建设排头兵。

  可以看出,电视台视频高新化的过程,正是5G和内容领域深度融合的典型实践。

  以上,对2020年至今电视台进化的三大方向做了简单的梳理。

  首先,是组织创新和运营变现。这当中,广电MCN机构的蓬勃发展和直播带货首当其中。

  第二,是节目制作普遍“云”化,从总台到省台,普遍采用云录制。

  第三,电视台逐渐向高新化演进,以总台为代表,在“5G+4K/8K+AI”的实践中,5G与内容产业正在走向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 白晶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