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九家公司“自救”倡议背后,透露出影视行业的发展问题和方向

导语:三家视频网站与六家影视制作公司联合从剧集长度、人员管理、成本控制、廉洁从业等方面发出倡议。

  主要参考来源:影艺独舌、传媒头条等

  昨天(5月7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家影视制作公司(下文简称《倡议书》),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行业自救行动的倡议书》(下文简称《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是继4月15日中制协联合首制协发布《关于厉行节约,共克时艰,规范行业秩序的倡议书》后,今年的又一次重磅倡议书。这也是《倡议书》继2018年联合抵制天价片酬,2019年联合规范演艺失范、制片腐败后,第三次针对性地下调行业定价。

  同样是为行业发展而发出的倡议,这次《倡议书》又有了几分惜时自救的意味。

  解析《倡议书》,从五方面对影视行业问题提出规范措施

  由上面的《倡议书》可以看到,此次分别从宏观指导、鼓励短剧、倡导节俭、共克时艰、反腐倡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措施。

  问题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可在疫情带来的罕见重创和严峻挑战下,影视行业总得有些奋起自救的举动。毕竟,问题再不加治理,灭顶之灾大抵真到了。

  除了首条在谈“创作导向”之外,其余4条倡议或多或少都在算经济帐。

  鼓励短剧

  《倡议书》中“鼓励短剧、倡导节俭、共克时艰”三部分的条例,实则是对今年2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进一步落实。

  2月广电总局发布的通知中,曾对“内容涵盖完善申报备案公示、反对内容‘注水’、演员片酬比例”等内容,做出了引导规范。而这次《倡议书》就将其中的关键条例彻底落地。

  “提倡影视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是对过往以来长篇累牍、动辄五六十集“长剧”的相对规范。国产剧“注水”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

  近两年来,这种现象虽然稍有缩减,但仍然存在部分电视剧为摊薄成本而故意拉长剧情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水准,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破坏了影视市场的良性发展。规范作品体量,不仅可以提高质量,还可以倒逼制作方严格控制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倡导节俭

  剧组运作本应“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但由于前几年影视行业大发展,资金大规模涌入,制作上“跑冒滴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老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三大视频网站不想被薅剧集成本的羊毛,就得从小处抓起、从细处入手。正因如此,《倡议书》第三条提出“建立健全反对浪费的工作长效机制”。

  这是对去年“联合规范”第三条的进一步扩展,以更具体的名目厉行节约:演职人员的薪酬包含所有劳务及按合约规定的其它费用,投资方不再为额外要求支付任何费用。

  艺人的天价片酬问题已经得到控制,但过分讲排场、互相攀比的现象还有所存在。基于此,《倡议书》第三条再度提出规范,“任何演职人员的随行人员要按合约控制在合理规模,不应干扰剧组正常工作秩序,杜绝不合理要求。”

  近来有的演员因为攀比等各种原因争夺番位排名,引起各种风波,这也使得创作者的时间精力被分散。对此,《倡议书》提出“艺人番位排名权、演职人员选择决定权应由投资方、制片方依法依规依合约确定,任何人不得提出无理要求、强制性要求,干扰正常创作。”

  共克时艰

  鉴于当前全球的疫情形势和经济大势,影视行业收益大幅下跌、长期处于低迷期已是不争之实。在这种“至暗时刻”,活下去是第一选择。《倡议书》的第四条便就此提了新规范。

  透视这一条倡议,“动态调整”需要被划重点。这是绝大多数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当明星片酬大幅下降,影视业还有哪些空间可以压缩成本?“抵制只能涨不能降、只要利益不担风险的不合理报酬要求,回归市场接受合理价格”的背后,颇能读出真切切的压价行情。

  落实到具体名目上,“动态调整”的范畴包括并不限于“各个工种的演职人员报酬、特约演职人员与飞行嘉宾报酬、供应商价格、内容采购价格等”。虽然不知道未来“动态调整”的范畴是否会改变,单从目前来看,影视行业基层人员暂毋须担心自己的薪酬问题。

  反腐倡廉

  《倡议书》的第五条“反腐倡廉”同样在去年的“联合规范”中有所提及。

  前些年,资本疯狂进驻影视行业,演员片酬缺乏限制,定演员过程中“吃回扣”的问题并不显眼,而到了行业寒冬期这个问题就变得严重起来。

  “任何人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向合作方及其他相关人员索要、收受、提供、输送任何利益”,《倡议书》还特别列出具体名目,“不限于现金、购物卡、实物、股权、佣金、有价证券、旅游或其他非物质性利益等。建立贪腐黑名单机制,一经核实将停止一切合作。”

  除了规范行业问题,对企业和个人的规范也被再次提及。

  《倡导书》着重强调了契约精神,“对企业和个人的失信失德行为给相关方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依法依规依约追究责任。”近几年难播出的一些剧目,绝大多数是由于演员的个人品德问题,招致的剧集面临或积压、或被迫追加巨额制作费等困境。

  同时,《倡议书》也提出了预防措施,“针对此类行为相关合约将增加新的风险防范条款。”

  《倡议书》传达的主要精神是:“以行业自救的共识和手段,配合党和政府稳预期、稳就业、稳资金,为复工复产,为全国经济形势恢复正常,为给同样艰苦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广大观众用户继续提供安心、暖心、信心的时代作品而不懈努力。”

  生存死亡的当下,为了不死只能拼死一搏。相比起《倡议书》前两次的联合发声,这次的《倡议书》无疑更加急迫、更加严肃,也更加血腥。

  无论寒冬还要持续多久,深度调整期还要历经几回,多年积攒的深层问题总归要依次解决。资本黑洞和假收视率需要奋力攻坚和综合治理,而防范“跑冒滴漏”和中饱私囊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倡议书》之后,影视行业发展的三大变化

  《倡议书》中提到,疫情给影视行业带来了罕见的重创和严峻的挑战,上下游以及个人和平台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仅影视剧行业就有约60个剧组停拍、100个项目延迟,预计今年电视剧产量将比2019年减少30%。播出机构各项收入大幅下滑,仅广告收入平均跌幅超过30%以上。制作机构流动资金紧张,影视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据媒体报道,一季度全国有6600多家影视文化机构注销。
 
  目前,在扶持影视行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影视行业已经进入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既要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过紧日子、难日子的思想准备,也要形成积极自救的共识和手段。
 
  为此,《倡议书》针对剧集体量、制作成本、演职人员管理及影视反腐等方面提出倡议背后,也是探索影视行业的“自救”之路,并可能给影视行业带来以下三种变化:

  加速新旧交替的重新洗牌

  由上面的《倡议书》我们可以看到,针对影视“注水剧”“天价剧”“贪腐”等乱象,它做出了明确规范。一批实力不够雄厚、核心竞争力不足、对行业缺乏孤注一掷的热爱的企业可能会相继倒闭、离场、清退,而另一批拥有核心资源和影视专业激情的企业会留下来。影视行业会出现企业和产量数量明显减少,但专业化的企业和具有版权价值的产品会坚挺下来的格局。

  事实上,外力将促进影视行业的一轮“洗牌”。虽然离场的未必都是不好的企业,但留下来的却可能是更加优秀的影视企业。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专业标杆尺度都有可能因此得到提升。大量急功近利的、拉大旗作虎皮的、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会逐渐消失。

  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

  疫情期间,《倡议书》的提出也说明,影视行业更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合约中规范的范围、标准和要求使用制作费用、资源,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工作长效机制。中国的影视行业大部分的环节都处在高度分散的自由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状态,行业规范很难形成,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难以实现,全产业的风险水平居高不下、利率水平不尽人意。疫情之后,一方面大企业将借助于资本力量,加速行业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另一方面残次的中小企业将加速退出市场和行业,为优质企业的做大做强留出更大的空间。

  最近,上影集团成立影视基金,各大互联网集团加速了企业兼并和股权收购,其实释放的都是同样的信号,这实际上将为经历过疫情“短痛”之后的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契机。未来的产业格局将有可能出现以综合性大企业为核心、众多具有专业化特色中小企业环绕的新面貌。

  更加重视优质影视内容的创作生产

  当然,无论是《倡议书》的提出,还是疫情对影视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困境,人们对优质影视内容的需求会成为“刚需”。因此,内容为王在这次疫情期间得到了更好的证明。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人们都期盼能够消费优质内容。

  人们常说所谓的“口红效应”,其实反映的正是人们在困境、在迷惑、在低谷中渴望通过影视作品排解忧虑、提升信念、支撑挺立的强烈愿望。优质的内容都将有永远的“稀缺性”,“得内容者得天下,得优质内容者甲天下”的规律将更加显示其真理性。因此,在对“注水剧集”“天价剧”等乱象进行根治以后,优质的内容和内容制造者将会大大提升影视内容的创造质量。

  可以看到,在这个转危为安的过渡期,《倡议书》不仅做好了对疫情之下影视行业的积极应对和调整,更是对长久以来影视市场痼疾的一次肃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疫情过后的影视行业发展轨迹。它对行业兼并整合重组的促进,特别是对优质内容生产的激励和宽松文化氛围的营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疫情之后中国影视的走向和前途。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