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5G的速与度

导语:5G时代阔步走来,风口之下,5G俱乐部也迎来“实力派”选手。

  “5G商用初期发展速度超越4G,在4G元年,网络数只有16个,而5G商用元年的2019年,全球网络数预计为65个;4G元年终端不足100款,而在5G元年,终端款数超过200款;4G元年,基站出货1.5万个,5G元年,基站出货预计超过100万;4G元年,4G用户仅有700余万,而在5G元年,5G用户数预计超过1000万。”12月26日,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在2020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大会上指出。

  从今年6月6日工信部发布5G牌照;到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推出5G套餐,中国5G正式于11月1日商用;再到11月2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中国已开通5G基站11.3万个,5G套餐签约用户已经有87万户,在中国5G发展的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5G时代阔步走来,风口之下,5G俱乐部也迎来“实力派”选手。

  新选手杀入

  近日,国家电网与中国广电将在5G领域展开合作的消息被证实,双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最快年底合作方案就会出炉。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发放了5G商用的正式牌照,此后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明显提速。9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宣布5G网络合建、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5G商用。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如火如荼,目前中国5G基站数量已突破12万座,到今年年底预期总数量将突破13万座。

  对比起来,零起步,建设进度并不理想的中国广电则显得动作慢了半拍,而业内将其归结为“缺钱”。

  在11月的“世界5G大会”上,中国广电董事长赵景春透露:“中国广电坚决贯彻落实国家5G共建共享的部署,积极选择战略投资共享共建和技术业务合作等合作伙伴,建立广泛的朋友圈。”

  要迎头赶上的中国广电找到了资金实力雄厚的“助攻”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国家电网2018年营业收入为2.56万亿元,资产总额3.93万亿元,利润总额780.1亿元。

  此后网络流传出的《国家电网5G网络建设方案》显示,国家电网拟利用中国广电700MHz频段、60MHz频谱资源开展5G网络建设。

  上述方案还显示,国家电网将与中国广电合作建11.31万座基站。建设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核心网建设、承载网建设、基站建设、网管及支撑系统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和服务公司生产经营的自用业务终端建设。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今年年初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计划,也加速了对5G的需求。

  国家电网总信息师孙正运曾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很期待5G的到来,因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最需要“最后一公里”通信,5G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全息感知电力设备的运行,关联企业、供应商和电力客户的数据,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支撑“三型”企业建设,为上下游企业、电力客户提供服务。

  通讯专家项立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广电拥有5G牌照和频段资源,但缺少资金,在管理等综合能力方面也比较薄弱,而国家电网资金实力雄厚,拥有输电铁塔、电线杆等资源,双方在5G方面合作,对现有5G格局将产生较大影响。

  12月24日,中国广电又获得了工信部核发的192号段公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发生变数。

  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5G基础设施并不仅仅是中国广电的“软肋”。

  意识到不能各自独立建立一张能与中国移动相抗衡的5G网络后,三大运营商中的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早于9月牵手,两家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降低5G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高效实现5G网络覆盖,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增强5G网络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国家电网与中国广电合作中,将由谁来主导,能否协调好则面临挑战。”项立刚还表示。

  而在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看来,短期内,国家电网与中国广电的关系更像是中国人寿与中国联通的关系,国家电网通过投资来增加中国广电的资本金,保证中国广电在由国有资本控股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民营企业,中国广电从而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物联网时代的选择

  国家电网进场之所以在行业中引起不小的波澜,在于两家企业合作给现有5G格局增加了变数。

  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家电网以3037.38亿美元的收入位列第5名,而三大运营商中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仅以1120.96亿美元排至56名。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并非通讯行业的“小白”,早在2014年,国家电网整合系统内优质的信息通信资源成立全资子公司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是中国能源行业主要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构建了涵盖咨询、芯片、通信、信息、数据、集成、运维、位置、安全的信息通信全产业链,服务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付亮认为,国家电网的许多基础设施资源可以不单单给中国广电的,也并非中国广电独享,也可以提供给其他三大运营商。

  事实上,国家电网与三大运营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4月,中国铁塔分别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共享铁塔”合作模式,标志着电力、通信两大行业间资源共享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三大运营商既是中国铁塔的重要股东也是重要客户。

  2019年国家电网主动转型,正式提出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全面部署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早在今年3月,泛在电力物联网拉开序幕。彼时,国家电网董事长寇伟指出,当前公司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10月14日,国家电网发布《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背景意义,重点解读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推动构建分布式光伏服务、综合能效服务、电动汽车服务、能源电商服务、数据商业化服务、线上产业链金融及电工装备服务七个方面生态的建设模式、服务内容。

  目前,国家电网也在提速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12月11日,国家电网公布《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其中在技术研究方面,明确提及2020年重点推动5G新技术实用化。

  5G开启物联网时代,并渗透至各个行业。5G时代是大数据大连接的时代,从基于泛在网络的智能连接,辐射到具体的衣食住行各个应用。

  今年3月,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发布了包括冰箱、洗衣机、扫地机、智能耳机等在内的十余款苏宁小Biu系列智能新品。

  彼时,苏宁智能终端公司常务副总裁刘东皓宣布,苏宁与中国家电研究院等合作伙伴携手,成立Biu+联合实验室,将通过模拟用户需求,全面优化产品、技术和用户体验,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极致价格和极致服务。今后,苏宁将坚持Biu+生态赋能,为行业内合作伙伴、智能硬件创新企业,提供技术、内容、品牌、零售多方面的支持。

  而2019年是AIoT融合落地的关键一年,也是消费物联网向产业物联网大规模“入侵”的一年。

  传统的工业也在拥抱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手段随时获取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用户使用各个阶段的信息数据,利用专用网络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准确地传递物体信息,对网络依赖性更高,更强调数据交互。之后云计算、云存储、模糊识别、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5G想象空间

  高速率、高密度、低延时等特点,意味着5G将彻底改变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

  5G来临,普通用户首先受到的影响则是换机潮,华为、vivo、小米先后发布5G手机,并继续将5G手机的价格下探,12月10日,小米发布了Redmi品牌首款5G手机产品RedmiK30,其中,5G版本的起售价定在1999元(6GB+64GB版),首次将5G手机价格拉入2000元以内的价格区间。

  除了用户当下能接触到的5G手机终端,5G的应用领域还涉及到车联网、智慧医疗、VR、AR等场景。

  王志勤表示,在5G应用方面,5G融合应用逐渐构建“3+4+X”体系。三大应用方向为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四大通用应用为4K/8K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车/船、机器人;X类应用为5G应用到工业、医疗、交通、安防、教育等领域,产生X类创新行业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公开举例,今年3月16日中国移动和华为合作,由在三亚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生远程通过5G遥控在北京301医院的机器手臂,为北京一个患者成功开颅,放置一个脑起搏器。

  在华为发布的《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中指出,传统汽车市场也面临彻底变革,因为联网的作用超越了传统的娱乐和辅助功能,成为道路安全和汽车革新的关键推动力。驱动汽车变革的关键技术自动驾驶、编队行驶、车辆生命周期维护、传感器数据众包等都需要安全、可靠、低延迟和高带宽的连接,这些连接特性在高速公路和密集城市中至关重要。

  邬贺铨也认为:“估计到2022年5G已经开始进入商用的很大范围,车联网的比例也会相应提升,将来利用5G可以支撑无人驾驶。未来汽车利用5G带来的汽车电子以及车联网和汽车的服务,它的产值每年是一万五千亿美元,这个规模比现有的汽车行业还要大。”

  与此同时,5G也在教育领域开始试水。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

  政策引导下,5G技术应用逐渐深入。今年9月,在线教育公司iTutorGroup在云栖大会现场展示了TutorVR、TutorClass、TMX等教育创新产品。其中,TutorVR开发了3D教材,让老师与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搭配互动组件上课,增添学习趣味,让教学方式具有沉浸式的学习效果。

  彼时iTutorGroup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5G+教育”要将5G作为底层依托,把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结合进来,共同应用于教育当中,带来远超线下教学效果的学习场景,构建全新的智能教育生态。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现在5G可以提供的能力只是5G提供整体能力的冰山一角。“目前5G显露的市场空间仅有20%至30%,5G未来可以提供给我们的可能性,不论是针对消费者还是垂直行业领域,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梳理和经验积累。”易芝玲说。

  无疑,5G留给市场的想象空间还很大。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