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央视网钱蔚:做“5G+4K+AI”全媒体应用的实践者

导语:5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峰会上,央视网董事长、总经理钱蔚发表讲话,对于“全媒体表达与融合生态质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5月29日,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峰会上,央视网董事长、总经理钱蔚发表讲话,对于“全媒体表达与融合生态质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发言全文:

创新可感 未来可期 做“5G+4K+AI”全媒体应用的实践者

——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媒体融合发展峰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成都。这座“好巴适”的历史文化名城,近两年借助短视频成为了“网红”城市;我们与成都大熊猫基地合作的熊猫频道,也让大熊猫成为了国际“网红”。成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实践,一定能给我们讨论“全媒体表达与融合生态质变”的这个话题带来更多启示。

  昨天一天聆听会议发言,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大视频时代已经到来,视频化传播、视频化生存、视频化转型,将是全媒体表达与融合生态质变的一个关键。5G也毫无悬念地成为本届大会的热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广播电视台,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明确提出,将“5G+4K+AI”战略布局作为总台发展的新引擎,建设以“央视频”为品牌的视听新媒体旗舰,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拥抱新的时代。

  面对未来的媒体融合生态质变,央视网作为总台的新媒体机构和平台,作为以视频为核心的主流新媒体,我们坚信未来可期。大视频时代,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宽阔的赛道。

  首先,“视频化生存”的大视频时代将更加呼唤内容价值的回归,我们将全面为用户“视频化生存”提供高质量内容供给。

  早在1996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就预示了我们当下互联网化的生活。去年我们还在说“无视频,不传播”,现在已经可以说“无视频,不生活”。其实视频本身就是最接近人类传播“face to face”的最初形态,也正是因此,视频才成为了人类传播的最高级别载体。

  视频,除了带给我们更为清晰、流畅、全景沉浸等视听体验之外,还将有更大的想像空间,比如直播网红带货已经成为新的销售模式,未来或许会是“无视频,不生意”。

  越是置身于一个视频大爆炸的时代,当传播技术不再是一个问题、不再是门槛的当下,用户更在意的必将是内容价值。用户对权威性公信力的诉求必将重回舞台中央,作为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我们既有责任,又将大有可为。

  其次,作为专业视频机构和平台,“视频化转型”正当其时,大视频时代将催生出主流媒体的巨大潜能。

  有人预测说,未来90%以上的互联网内容都将以视频形式出现。所有媒体机构都在不约而同地奔向视频。视频已经成为主赛道,如果说以前是“video first”,那么今天的选择就是“video all in”。

  我们的自信在于,我们是一个视听新媒体机构和平台。内容生产上是“适屏幕而生”,面向家庭大屏、智能移动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更为多元的渠道,生产用户喜闻乐见的视频内容。

  平台运营上是“适需求而运”,提供用户生产制作分发视频的手段、工具和技术应用,让用户便捷地运用视频表情达意、展示自我、记录生活。

  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一个打通“长视频与短视频”,联动“大屏与小屏”的传播格局,将因势而变,夯实独特竞争力。

  最后,作为以内容传播为核心的主流新媒体,我们致力于寻找主流新媒体独特的互联网之路,大视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具箱和更坚定的方法论。

  首先飞奔拥抱新技术,俯下身弯下腰补好“技术课”。当然,在互联网新技术方面,不少主流媒体一度处于“追随”“跟跑”状态,欠账比较多,需要我们俯下身、弯下腰,以虚心、耐心、韧劲去“结硬寨、打呆仗”,好好补上这一课。

  同时,我们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要坚守主流媒体的初心。针对媒体融合中已经出现的用技术“玩花活”、“炫技”等制造的“声光电”喧嚣,我们要不忘作为媒体的初心,不忘传播主流声音和优质内容的使命,各种新科技才能成为我们展翅飞翔的翅膀,否则就会在新技术的丛林中迷失方向。技术只能决定奔跑的速度,唯有初心和价值观才能决定能跑多远、跑多久。

  当然,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内容生产,既要以用户检验为标准,又必须走出“唯流量”的误区。我们的内容评价逻辑必须刷新,不能“快餐式消费”、“爆米花休闲”,我们更看重给用户带来意义和价值的“耐用品”和“营养品”。

  “用户高于一切”不等于“流量大于一切”。从用户规模到有效用户,不在于吸引多少目光,而在于影响、引导用户的态度和行为,让所传播的内容价值深入人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才是网络视听界应有的用户逻辑。

  央视网作为总台新媒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力争做“5G+4K+AI”全媒体应用的实践者。

  一是作为以视频为特色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我们致力于全媒体的表达创新,用优质内容深入人心。

  我们以创新的短视频重塑“央视制造”的品牌形象。我们的短视频MCN矩阵已初具规模,去年我们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微视频《公仆之路》,综合运用“一镜到底”的创新表达和“三维投射”等多种新技术手段,营造出大片即视感,让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更可触可及,全网播放量超过2.5亿次,产生强烈社会反响。把新技术与时政报道紧密结合,将是我们持续努力、必须做好的“功课”。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年,我们联合共青团中央共同策划发起了“中国YOUNG计划”,集合时政微视频、纪录片、微电影、MV、VLOG、演讲、快闪等多种传播形态,联动线上+线下的传播空间,激活主流媒体+自媒体的信息渠道,打造一个融媒体内容矩阵,为新时代的青春中国打YOUNG。

  我们用全新的5G+VR技术打开新闻报道的新赛道。去年我们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另一部作品《“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开创了三个“首次”:首次航天领域VR直播、首次近距离全程直播火箭发射、首次在VR直播中引入专业讲解员,并且创造了史上最近距离全程直播火箭发射的记录。

  目前,我们正在践行总台“5G+4K+AI”战略,积极布局“5G+VR”直播生产线,将5G技术、传统媒体及VR三者优势互补,有计划探索不同拍摄主题与领域的不同交互手段,努力成为全国VR 新闻报道的“排头兵”。

  我们用全媒体活动激发全民参与主题宣传的热情。我们IPTV总平台联合各地IPTV分平台共同推出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活动《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就是一次全新尝试,围绕“城”、“歌”、“人”、“景”之间的情感纽带,以音乐MV为主要形式,贯通大小屏各类应用场景,为参与城市建设网上展馆,形成“社交媒体造势,UGC全民嗨歌——网站大屏联动,PGC精准投入——大屏小屏贯通,OGC重磅落地”完整传播闭环,在此特别感谢所有IPTV分平台的伙伴们。

  同时,我们联合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启动了“炫舞未来: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健康舞全国展演”。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一“歌”一“舞”,打造“全民嗨歌、共舞新时代”的全媒体传播样本,也希望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开展好征集、互动与展播。

  二是作为一个拥有智能大屏、大小屏联动的媒体平台,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多场景服务。

  央视网最为独特的是智能电视大屏平台,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运营全国唯一、全球最大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旗下未来电视是互联网电视领域的七家牌照方之一,目前IPTV和互联网电视活跃家庭用户规模双双过亿,我们的能力也在服务亿万家庭的过程中得到了市场的检验。

  在新技术的风口中,4K超高清最适合大屏场景;5G带来的“新兴屏”大爆发,需要交互中枢;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串联内容与用户、终端与场景的内在催化剂。面对这些新机遇,我们正在利用央视网多年积累的大小屏互动优势,继续探索和扩大多场景的应用开发和生态建设,助力总台“5G+4K+AI”战略。

  第一步,我们利用大数据,强筋健体、打通孤岛。目前,央视网建设的大数据中台,打通网站、移动客户端、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终端平台数据,每天采集20-30亿条的用户数据,具备每天处理100亿条数据的能力,是目前主流媒体中数据量最大和处理能力最强的数据中台之一。

  我们推进以大数据连接自身生产的过程,正是打破旧生产流程以及组织体系阻隔的过程,是自我革命的过程。

  央视网正在全力推动数据、用户、内容、版权、渠道等多领域协同,用大数据打破终端孤岛,把内容、平台、用户连接起来,实现内容精准分发和服务精准触达,提升平台的整体服务水平,与合作伙伴们分享。

  第二步,我们利用大小屏优势,开发智能化场景的多元服务。今年2月19日,央视网新版全终端上线,在PC端、手机端(手机央视网、手机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等终端同步推出,创新交互与服务,全媒体传播、全屏同频共振,实现传播升级。

  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大小屏的协同发展,将移动端平台,IPTV、互联网电视等智能大屏,与网站业务贯通起来,提升智能化内容运营效率,增强用户交互,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场景服务,让用户在多屏间平滑切换、自如选择,横屏竖屏分屏享受,做到“千户千面”,让用户的多元需求得到尊重和呼应。让用户重新回归客厅,是智能大屏的使命。

  三是作为一家总台旗下的互联网企业,我们致力于通过开放合作打造网络视听新生态。

  央视网作为总台新媒体的一部分,我们将按照总台战略部署,聚焦独特优势,把握“为”与“不为”,通过开放合作,连接产业链的上下游,努力构建视听媒体融合新生态。

  我们要打造提供优质内容和多场景服务的集成平台。我们正在升级优化央视网和IPTV、OTT、手机电视三个集成播控平台的开放能力和平台服务能力。

  在内容集成合作领域,我们愿与业界一起探索联合引入版权等多种版权合作模式,汇聚优质视听节目,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内容。

  在多场景应用服务方面,发挥IPTV和OTT两个平台优势,把握“智慧家庭”的风口,与各方开展合作,将在教育、购物、电商、健康等方面,与优质合作伙伴发挥各自优势,为用户提供垂直领域的多场景应用服务,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们要跨界合作探索面向产业互联网的智能媒体平台。央视网集成了百度、阿里、腾讯、网易、科大讯飞等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正在建设人工智能集成调度平台。

  同时,在探索通过软硬件融合发展的方式,打通产业互联网的入口。本月21日,我们已经发布了与科大讯飞的跨界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平台级价值的融媒体智能终端产品:青春智能笔记本。这款产品将融入多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与语音交互技术,我们将为这款产品设计全新的用户体验。

  通过技术和内容的双重赋能,我们希望构建出产业互联网入口级的全新媒体生态。在我们与科大讯飞合作的这款青春智能笔记本中,我们的中国YOUNG计划将以此为硬件入口,以拥抱科技、拥抱合作的姿态,为央视网的青春奔跑打YOUNG!

  未来已来。有位互联网企业家说过,面对未来和新技术,如果认为是麻烦,那麻烦才刚刚开始;如果认为是机会,机会也刚刚开始。面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要以变应变,守正创新,走出主流新媒体的独特发展之路。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