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专访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顾建国

导语: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更大的冲击是互联网已悄然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方式,互动式、移动式的新媒体已与人们紧密相连。

  梅季的南京,丝雨绵绵,雾霭重重,犹如广电行业当下的变革,期待一晴的豁朗。7月5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七届广电传媒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紫金论坛上,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副台长、副总经理顾建国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广电行业融合媒体建设的现状及困惑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融合媒体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副台长、副总经理顾建国

  融合是手段发展是目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更大的冲击是互联网已悄然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方式,互动式、移动式的新媒体已与人们紧密相连。

  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融合媒体技术平台建设白皮书》,提出融合媒体平台建设要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目标,要以各项业务运行的规律为基础,制定符合宣传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体系,既要解决现有问题又要兼顾未来发展,既要提升传统业务又要支撑新媒体业务,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技术体系。

  在采访中,顾建国强调,融合媒体发展一定要注意:“融合是手段,发展是目标。不是融合就可以了,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既要能实现融合的过程,也要达到发展的目的。那么,融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顾建国对此解释道:“融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经常提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外,还应该做最好的‘我’和最好的‘你’。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传统媒体要做得更好,新媒体也要做得更好,这才是融合的真正目的。”广电行业,作为传统媒体的舆论阵地,必须要清楚这个关键点,在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中才会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

  三步战略实践媒体融合发展

  在媒体融合的大浪潮下,广电行业如何才能借势远航?国内各地广电现在都在建设融合媒体,但更多的是强调了融合的呈现,还没有把整个传统媒体的产业链条和整个新媒体的产业链条串在一起去思考。2016年广电总局发布的《融合媒体技术平台建设白皮书》,江苏电视台是牵头单位,也正好承担了主要的撰写工作,一边撰写,一边思考,一边实践,这成就了江苏电视台融合媒体建设的三步战略。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新闻融合问题。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宣传阵地。过去传统媒体的播出方式是线性的,以固定的收看方式在固定时间去收看。而新媒体改变了这种固定模式,时间和空间以及交互方式都是无限的。广电如何去满足受众、用户对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大信息量的需求。顾建国提出了“多来源内容汇聚、多媒体制作生产、多渠道内容发布”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我称之为‘多多多’,这里的多来源汇聚是指可信的互联网信息,来自于国内外700多家的可信网站,还有省内各地市的新闻网站,还包括我们台内专业队伍采集的信息。信息汇聚以后,还要再结合台里已经存储的媒资系统内容,对节目或内容进行编辑加工。”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结合,顾建国给我们举了个应景的例子:今天南京下雨,天气预报只会报道今天下雨的情况,这一信息可以与台内媒资系统的内容结合,通过查看历史上的今天南京下雨的情况,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使得这条新闻展示的信息量更大。“多来源汇聚”除了信息采集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升级,自动识别图片、声音、文字,供不同的媒体渠道采用。这是江苏电视台融合媒体建设的第一步战略,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建立“多来源内容汇聚、多媒体制作生产、多渠道内容发布”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和全新流程再造,目前已经实现。

  第二步融合媒体建设的战略是,整合广播电视、新媒体原有技术系统,重点对传统栏目、综艺节目的综合制作统一平台实施云化与业务重构,并对相关广告业务、多内容分发业务、互动业务进行云化,基本完成台内现有全台网体系架构向融合媒体技术平台架构的转化,实现传统电视制作播出、新媒体制作分发的所有业务环节的云端化,并实现对内容汇聚、生产、共享和发布的全流程统一管控,建成全台统一的云平台。这步完成后,将会使传统节目制作和新媒体传播之间建立更良性的互动关系。江苏台的自办栏目,在全国电视台范围内影响较大,在互联网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顾建国指出:“传统电视台收视率比较高的节目,在互联网里同样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协同发展的。比如江苏台的自办节目《最强大脑》,在电视台节目播出之前,可以先在新媒体渠道预热,制作相关花絮进行炒作,把观众的胃口吊起来了,再去宣传某个特别受欢迎选手的背景资料,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些交互的服务和体验,同时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也提高了。在第二步战略完成以后,江苏台又对整个技术平台进行整个优化升级。”

  近几年,江苏各市县级台的收入遭受严重的困难,甚至部分已经出现全面亏损的境况。今年江苏出台了《广播电视法》,也明确规定,当地政府给予县级广电财政支持。江苏电视台的第三步融合媒体建设战略就是,不断优化和完善荔枝云平台的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基于云平台的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基于云平台的融合媒体业务的应用服务,持续不断开发创新业务,提升云平台的应用价值,平台可以为各市县台提供技术服务。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每年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原创内容和技术升级上实现持续发展。而国内市县级电视台已没有大量资金投入,没有持续资金投入,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更不能跟上步伐,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顾建国给我们指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市县电视台能省的资金应该尽量省,把资金用在更该用的环节上去。过去每个电视台都要花费几千万去购买各种系统,现在江苏台的云平台建成后,可以为多个台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这些台将买设备变成租用服务的形式,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江苏台正在积极推进此战略。

  长期决策搭建融合媒体云平台

  技术与业务是永远关联的,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平台和平台的竞争。这几年,全国各地电视台已经建成了不少云平台,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此,顾建国分析说:“现在出现了‘岛状云’的问题,即云平台建设仅仅是将传统的制作网变成了云架构,全台形成多个新的云架构独立的系统,云平台之间依然是割裂的,跨平台之间依然存在着资源不能统一调配、业务流程难以统一管理、工具服务无法综合调用等问题。此外,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只是简单的信息交互,还未实现整体业务上的高效协同,需要人工不断参与。这不仅资源消耗大,还造成了效率低的问题。”

  平台构建不扎实,很难支撑广电业务的发展。中央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要将媒体融合的发展作为重大工程和基础工程,云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长期的战略、决策,不是半年或者一年完成的建设。顾建国强调,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江苏台确定要在一个整体的云架构下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顾建国分析:“对电视台来说,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全台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一个池子中。云平台建设三层架构,首先要将底层IaaS层建扎实,IaaS数据库建设要采用虚拟化存储和刀片服务器组群存储结构,适用于传统媒体大视频数据处理和新媒体轻量化服务的两种业务发展;其次,检验IaaS平台是否健壮的一个标准是它可扩展性。”以前,在全台架构下,业务制作系统板块是一个个网络系统组成的,需要考虑存储和计算资源都是3~5年左右,提前采购,大部分资源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现在则是全台统一,由于云平台的弹性和扩张力,现在只要保留1年左右存储,节约了大量的存储资源和资金投资,也动态地提高了效率。

  目前江苏台正在集中力量建设好PaaS层平台,PasS层平台是连接底层IaaS平台和上层的SaaS的核心,通过PaaS层串接资源,IaaS层媒体服务层提供全台的基础资源、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PaaS层一方面为软件SaaS层提供支撑能力,来适配媒体,同时也适配基础设施IaaS层的服务。过去广播电视产品的直播业务,包括新媒体业务,是通过全台网络板块某一个系统来完成,比如新闻制作系统、频道的制作系统等;但是现在不同了,这些系统都已经变成了一个产品线,这个产品线工具类在SaaS层,资源类在IaaS层,业务配置靠PaaS层,串成一个一个业务线,以垂直的方式出现。而随着平台上配置的应用服务、工具不断丰富,PaaS层的管控能力也不断增强,也不断迭代提升,再加上内部的接口规范化和标准化,能够接入的应用越来越多,产品体系就会不断丰富。顾建国介绍说:“我们有个案例,在云的环境下,一项以传统方式需要300万左右投资驱动业务,现在只要10万就足够了。”

  不局限于本位用互联网思维运

  在参与《融合媒体技术平台建设白皮书》撰写的时候,江苏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国内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广电传统行业公司,以及美国的亚马逊、微软等IT公司。顾建国说:“我比较喜欢换位思考,不局限于本位。”这句话也十分契合广电行业的运营思路,过去电视台的制作和播出是基于传统广播电视对质量、效率、安全严格要求的规律,而互联网提供的是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无限开发的自由性,形成了业务多元化和创新不断涌现的环境。顾建国介绍说:“广电媒体要达到互联网创新的水平,我们的平台要和互联网是完全对接,架构是完全一致的。”

  除了技术语言与互联网通用之外,还应该明白互联网的运营思路。顾建国表示,在发展中一定要多和互联网公司交流,不能故步自封,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他说:“与互联网公司在一起,要吸收互联网的优势,传统的业务和互联网的运营思维都要懂,江苏台的运营做好了,对行业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江苏台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江苏台的新媒体,如网站、APP等,都是台内研发团队开发的。传统广电也要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顾建国介绍说:“江苏台的研发人员待遇已与南京市的市场待遇持平,提供给IT研发人员较高的收入。”

  此外,江苏台内的体制机制也进行了改革,从业务的层面,江苏台统一了整个新闻稿件“采”的队伍,新闻稿件“编”的队伍则有区分,因为“编”是为了不同的平台,要根据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进行“编”,让它适合于不同平台的观众需求。从考核的层面,体制机制都转为了技术手段,绩效考核“红黑榜”全部在平台内部统计好,然后根据考核结果发奖金,另外台内所有的IT信息都在云平台内,包括办公、人事、财务等。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广电行业确实遭受了以往不曾有过的冲击,然而广电行业的权威、可信等优势还存在,顺应融合媒体发展的潮流,理清思路与方向,树立长远目标,不妄自菲薄,不盲目自信,自立、自强,坚定前进步伐,这才是广电行业融合媒体发展应该拥有的心态。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