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争鸣】有线行业转型方法论(二)连接用户 场景为王(上)

导语:面对强大的竞争,有线的《论持久战》是什么?笔者的回答是“连接用户 场景为王”。

以文化引领聚集用户 用服务创新凝聚价值
——有线行业转型方法论 (二)连接用户 场景为王(上)

保用户之迷思

  “保用户”几乎是大江南北所有有线企业的必交考卷,答案五花八门。这个题目的解答貌似没有标准答案,不过解题思路应该是有迹可循。和所有的应试考试一样,取得高分的前提,是对题目有正确的理解,那么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保用户”的用户是什么用户?是传统的缴纳有线收视费用户么?可是市面上已经有人提供免费产品了呀。是宽带用户么?我们知道我们做宽带的历史和实力,还有三大运营商的对比。是信赖我们政府公信力的“多种经营产品”的用户么?可是不仅网上有“天猫”“京东”,线下也有城市电视台,天天搞团购,天天卖东西,我们能做过他们么?

  保用户看起来是个伪命题,我们就像抗日战争时候,拿着小米加步枪,对抗已经工业化足以生产航空母舰的日本鬼子,胜算几何?可是13日举国纪念的“国家公祭”告诉我们,那场战争我们赢了,赢得虽然艰苦,但是很骄傲,很壮烈,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战略得当。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旗帜鲜明的告诉了我们“用时间换空间”的道理,回答了如何消灭日寇,解放全中国的发展路径。这个思想不仅蒋百里懂,蒋介石也懂,只不过只有毛主席运用得出神入化。那么面对强大的竞争,有线的《论持久战》是什么?笔者的回答是“连接用户 场景为王”。

  这是一个社群营销的时代,大众传播已死,社群传播方兴未艾。企业的用户在哪里,产品和服务就在哪里,因此,定义用户,是企业的首要工作。这些用户随着产品和服务的聚合,聚集为社群,因此针对社群的营销,才是包括有线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之道。有别于大兴其道的4P替代理论-4C营销【即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聚焦于社群的营销理论4C,完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打法,被称为新4C:场景(Context)、社群(Community)、内容(Content)和连接传播(Connections),围绕着四方面的工作,进行机构组织,流程再造,不仅是传统企业获得用户、留住用户的必备之选,同样也是互联网企业四处争城掠地的法宝,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互联网转型的今天,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我们就此解读一下:

  有部分有线企业把自己的愿景定义为“综合信息提供商”或者“综合信息运营商”,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视音频业务拓展到集客、宽带专网,以及信息传输等信息有关的业务提供,乃至外围电视机等外延产品。但是严格的说,小家电等业务应该算不上信息有关,而且所谓的多种经营产品也未必算是。当然,开展多种经营产品的有线运营商,其愿景未必是单纯的“信息综合运营商”,我们无意于剖析企业愿景的对否,只是文字游戏,如果是信息运营商,那么,一切不符合愿景的产品,应该不可以进入有线营业厅和微信网店,这样能保证业务纯粹。为什么要确保业务纯粹呢?上篇文章(【争鸣】有线行业转型方法论 (一)布局谋篇,资源聚合)提到“一切产品皆广告”,我们商业的本质是获取用户的信任,而取得信任最好的做法是专业,而专业就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细节到整体,给用户清晰的定位,应该是企业辨识度的第一原则。故而,如果是综合信息运营商,和信息无关的产品,应该去掉。然后我们来剖析一下“信息运营商”,是否有线企业的终极定位?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候,先来回答了两个预备问题和看两个基础事实:

  一、信息服务是否刚需、独家? 二、其服务是高频还是低频?

  从移动互联的趋势来看,信息服务有可能是刚需,但是从5G到FTTH,可以看出这一服务,有线未必是最佳提供商;第二它的服务频次是高还是低,如果说每年收一次费,比创维和海信卖一部电视机来看,的确算是高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非要做智能电视,靠内容点播收费的驱动力) ,但是和移动、电信每月收一次话费,和微信每天都在移动支付,每天都在打开看朋友圈,是明显的低频。如果我们是定位在信息服务商,那么我们的信息服务如何让用户高频使用,仅仅靠短信推送精彩内容,提高点播率肯定是不够的,只凭收费时见用户一次面更不可能。

  信息消费是占生活中很小的比例,而家有孩童的家庭,长期不开电视,是基本事实。我们路在何方?我们多么羡慕那些高频次应用的企业,微信支付宝做支付,滴滴靠打车,大众点评靠餐饮,这些生活中各种行为充斥的高频次企业,毫无例外都成长为平台,大众点评上汇集了各种餐饮企业,滴滴做了打车后开始利用高频的流量冲击顺风车和租车,而那些传统的没有办法利用大数据和社交平台的企业,开始慢慢被淘汰。有线也要和他们一样么?有用户数据,却发生不了关联,唯一的联系就是沉睡的直播业务?

  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互联网企业活的滋润的理由,不难发现两个关键词:“场景”“连接”,提供服务和运营的企业,通过“场景”和需要这个场景的用户发生了连接,并将他们圈成一个社群,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收集用户反馈,发红包,攒积分,搞成了一个独立王国,每一位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者,同时成为该企业的代言人和广告位。这就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由来,无他,唯喜欢耳。如果我们东施效颦的学习一下,收集我们有线用户自己的场景和需求,应该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用户和社群,那么与用户的连接就指日可待,其维护也是题中之义了。

  下期导读:

  可以说“保用户”是有线网络运营商当今第一大任务,但正如文中所说,我们要奋力保住的用户,究竟是什么样的用户?本文拆开揉碎,分析了谁是我们的“用户”,如何找到自己的社群并与用户连接。下期我们本文将从有线优选、有线生产、有线保证等方面探讨如何重新定义场景与连接,有线突围之路在何方。

【责任编辑: 李思楚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