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来自韩愈的《师说》。意思是说,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所长。正是这种“各有所长”,造就了各行各业,即专业化分工,导致社会的分化与进步。“各有所长”或“社会分工”也是经济学的基础。“做自己擅长的事,不做不擅长的事”,既是经济社会基本道理,也是基本的常识;因为,“不擅长”就意味着做事的成本高,不仅没有竞争力,而且还会亏损,企业就会走向破产或倒闭,这样的案例可谓举不胜举……。
既然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或常识,为什么总是有人重蹈“做不擅长事情”的覆辙呢?主要是垄断的思维作祟的结果。电信在垄断思维作祟下,也想打造像新浪、腾讯一样的网站,结果其“互联星空”半死不活。移动的短信增值业务,就吸取了“互联星空”的教训,向社会开放,创造了移动网络的第一个春天。具有“斤斤计较”文化的有线偏好垄断,不仅经常做不擅长的事情,而且“死不改悔”……
有线根本没有机顶盒的研发、生产能力,非要垄断,结果错过了机顶盒市场化的机会,只好一茬又一茬的换机顶盒,而且背上了沉重售后服务的抱负。不仅没有打造出一个终端产业生态链,而且被各种高性能的盒子冲击的溃不成军。产业弃有线而去,百姓不满意,政府也不开心。反观电信的手机,完全市场化,通过SIM卡来控制,同样形成了寡头市场,但激活了整个产业生态,朋友遍天下。
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线是“一朝被蛇咬,死活不井绳”。机顶盒的教训还不够,开始变本加厉想垄断家庭网关。电信制定家庭网关标准,旨在开放产业链,如同手机一样,只做网络擅长的事,打造生态链环境,让终端的社会产业链来补充自己的需求,自己主动为终端产业链提供服务。而有线的家庭网关却要自己定制,根本不向产业链开放。在手机足以充当家庭网关的科技环境下,有线的家庭网关前景,只能祈祷它能比机顶盒的下场强一点就非常不错了。
在垄断思维作祟下,有线做不擅长的事,不仅在机顶盒上,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同样如此。似乎偏爱不擅长事情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以便逃脱本应该擅长、实质上劣质的网络建设责任。电视机只是擅长视频,文字是电视机的弱项,有线什么都往电视上搬,结果是“教狗跳舞,教猫唱歌”。电视的支付能比手机支付好吗?非要电视支付,结果是无人问津。电视擅长播出政府的宣传片,本可以用电视二维码导流、发行政府手机APP的事情,非要把政府网站往电视上搬,结果把自己平台和机顶盒累得气喘吁吁。搜索引擎的输入是遥控器不擅长的事情,非不信邪,结果呢?使用者寥寥无几;而自己擅长的分类推荐,“该做的,坚决不做”,连百姓看直播都很难寻找,却要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自选节目或频道定制上,结果是使用者屈指可数……。
有线做不擅长的事情,经常闹出许多笑话。例如,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促销并不是开展社会化媒体活动的第一步,而是第二步。第一步是使用传统媒体或人们的口碑做广告来促使人们关注广电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共号、人人网、开心网、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天际网、猎聘网等上的信息。按照了解、兴趣、渴望、行动消费行为模式,社会化媒体首先是在有线与顾客以及潜在顾客之间建立一个双向交流的通道;然后建立关系,再才是购买;即交流、关系发生在购买之前,而不是一开始就促销。“斤斤计较”的有线文化必然导致急功近利,加上做不擅长的事,必然使有线社会化媒体营销事倍功半,而不是事半功倍。
兄弟们,互联网已经让社会进入一个开放、“源创新”的环境了,构建平台旨在打造众多参与者的生态环境,而不是打造一个自娱自乐、孤芳自赏、没有观众的舞台,垄断思维的吃的亏已经不少了,别在做不擅长的事情了,好吗?
相关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